9月29日至30日,在高德正理事长的带领下,“江苏中心”理事会42位理事,赴我省张家港市学习考察。
29日清晨,高理事长早早来到位于中山门的乘车点,迎接理事们到来,一一向理事们亲切问候,并一同乘车前往张家港。
客车驶出南京,刘翎秘书长首先向理事们介绍了考察活动的内容和日程安排。高理事长转达了张家港市委黄钦书记热忱欢迎考察团的信息,提出了考察的目的和要求。他说:“第一,要求看清张家港建设先进的水平,这叫知其然;第二,要求看清‘苏南的苏北’是如何‘治穷致富’的,这叫知其所以然。黄钦书记亲自责成市委接待办负责同志专程看望了我,当面听取此次参观的内容和要求。随后,刘翎秘书长等专程前往张家港作考察准备,最终形成一个细致完整的学习参观方案。”高理事长心情激动地又说:“我曾在张家港市工作了十七年,一生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张家港人民,对张家港充满了感情。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建设名列全国百强县的前茅,这个成就来之不易,其中的过程曲曲折折,风风雨雨,充满了艰辛,充满了风险。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并不多。张家港1962年建县,称沙洲县,因为它是常熟和江阴两县的结合部划出来的,故地理位置在苏南,却是穷得叮噹响,人称是‘苏南的苏北’,‘边角料’。我们这次理事会的考察,不仅是看它的今天,还要了解他的昨天,了解它的发展历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是研究和宣传文化的,这就是文化,而且是鲜活的文化。”听到理事长一番话,理事们热情鼓掌,情绪很高。
张家港市长王翔、江苏省政协常委、张家港市委原书记秦振华、张家港市人大原主任陈永丰,在高速公路入口处热情迎接“中心”理事会考察团。车辆行进在开往市区的宽阔大道上,理事每人接到一本印制精美的手册,其中既有两天考察的行程安排和理事名单,还有即将前往的张家港所有考察单位的情况介绍,此时,张家港市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讲解在车中响起,理事们一边看着手中的接待手册,听着介绍,一边称赞张家港接待工作的细致周到,真是名不虚传。车队停在暨阳湖生态园旁,理事们下车听取王翔市长的介绍。历经千年变迁的古暨阳湖早已不复存在,眼前的暨阳湖是2003年的杰作。当年,国家建设的沿江高速公路从张家港境内穿过,而公路建设需要大量土方,张家港市抓住这个契机,采取集中取土的办法开挖人工湖“暨阳湖”,既解决了公路用土的问题,减少了土地挖废面积,又恢复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暨阳湖”。经过长途乘车的理事们,停车漫步在草木葱茏,空气清新的“暨阳湖”畔,欣赏着湖畔盛开的睡莲,驻足在喷泉边合影留念,大家深感心旷神怡,谈笑风生,不住地称赞张家港城市规划和建设者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具有现代城市建设者的环保和生态意识,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的远见卓识。
在市区东郊的梁丰生态园,理事们发现这个面积1200亩的生态园内,拥有品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令人目不暇接。这个园拥有华东地区15大类1430多种植物。“暨阳湖生态园”、“梁丰生态园”就像两个大氧吧,为港城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新的空气。王翔市长说,张家港的经济大发展有了新的理念,要让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就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理事们对此有了真切的感受。
中午,考察团一行到达张家港市华芳金陵国际酒店。张家港市委书记黄钦、副书记庄中秋等早已等候在酒店大厅,向“中心”考察团表示热烈欢迎。
下午,在庄中秋、秦振华和陈永丰的陪同下,考察团首先来到澳洋医院。澳洋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澳洋集团董事长沈学如热情迎候高理事长和考察团一行,向全体理事介绍集团发展情况。澳洋医院是由大型民营企业澳洋实业集团投资5亿元创办的一所民办医院,规模超过1200个床位,集团董事长、张家港的著名企业家沈学如在做大做强企业之后,要回报社会,为人民做点事,造福一方人民,不惜巨资,不以赢利为目的,创办澳洋医院,汇聚国内医学界一流的医学专家,配备一流先进医疗设备和软件,成为张家港第一家现代化综合性民营医院。
沈学如介绍完之后,高理事长激动地说:“我称沈学如是位一流的现代企业家,为什么说是一流的现代企业家呢,企业家理所当然地要积累资本获取利润,要发财。但是一流的现代企业家,已经不再停留在赚钱和发财上,已发展到新的境界。按沈学如的说法,是要为人民做点事,从道理上讲,现代企业家也要关心民生,多做慈善事业,办医院,出发点是为当地人民救死扶伤,健康长寿做实事。沈学如投巨资办医院,请来全国这么多的知名医学专家,配备一流的医疗设备,把医院办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现在不仅周围的老百姓来看病,而且吸引着全国各地有关病人也来此看病,沈学如深深懂得,人民幸福生活,除生活富裕以外,莫过于要求不生病或少生病,要求长寿,要长寿身体必然要健康,要健康,必然要有好医院,好医院必然要有好医生,我们大家弄清了沈学如办医院的目的和境界,也就自然明白了沈学如不愧为一流的现代企业家。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沈学如是个生产队长,一个生产队长自学成材,现在有的研究生恐怕也比不过他了。现代企业家能做慈善,这个医院实际上带有慈善性质。我听了很感动,这就是我为什么提出首先要看看澳洋医院的缘由。”理事们恍然大悟,明白了在紧张的日程里为什么安排参观医院的意义,解除了原以为参观医院多此一举的疑问,纷纷称赞张家港当代一流民营企业家的风采。
在“中心”理事会里有两位张家港的民营企业家,张家港华宝纸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项良宝和中美合资张家港永生铝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永生,他们早早为理事会考察团的来访做好了接待准备。车辆经过华宝纸制品公司,领导和员工恭敬伫立在公司大门外,目送理事们经过。在永生铝制品有限公司宽敞的会议室里,朱永生理事激动地介绍,自己经过两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担任鹿苑16大队书记,带领全大队农民在沙洲县委领导下,大办社队企业,农民开始富裕起来的经过。因为种种原因受了不应有的挫折。退休后第二次创业,办成三个民营企业,现在积累资产近一亿元,年销售4000万元,年利税2000多万元。他说:“今天能在这里和‘中心’理事坐在一起,高理事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很激动也很感动。我是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为人民做点事,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都是这样。我会带领全体员工一起努力,为企业创收,为国家创税,还要多做慈善事业。”高理事长接着满怀激情地向理事们介绍了朱永生曲折的人生经历,在沙洲县发展历史上,作为率先带领群众发展乡镇企业的模范党支部书记,被选为省人大常委委员,不幸的是,朱永生受到了极左恶势力的无情打击,被残酷迫害。1982年,污蔑朱永生贪污7800元钱,被判7年徒刑,因在监牢表现好,吃了6年冤枉官司,提前释放,后逐级上诉。在省法院的直接关心下,彻底复查结论,朱永生没有贪污一分钱,因此得以彻底平反。平反后的朱永生重新投入到创业的热潮中,他自己称为第二次创业。退休后他开办了三家民营公司。高理事长高度赞扬了朱永生:“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第一次带头创业,被评为模范书记,当选为唯一村书记的省人大常委委员,常言道,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而朱永生就是不湿脚。他的经历说明沙洲‘治穷致富’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改变贫困面貌不是一帆风顺的,发展是充满了风险的,有同志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以沙洲精神武装起来的沙洲人英勇顽强,百折不挠,不怕打击,不怕摧残,挺起腰杆永往直前。现在张家港变化得如此之好,使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可贵经验。”
随后,考察团来到了有“华夏第一钢村”之称的永联村,村办企业永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栋材陪同考察团参观。车辆穿行在现代化的厂区,炼钢炉屹立其中,身着制服的工人在厂区里紧张劳动。厂区外,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居民楼房,街道市场繁华,完全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理事们疑惑地交头接耳询问:这怎么是个村呢?这是叫永联村吗?这分明是个钢铁城。吴栋材董事长介绍情况时说:“永联村是上世纪70年代围垦的张家港最穷的移民村,人口820人。这个村是在高德正书记手上建立起来的,永联人敢破敢立,走过了以工兴村、轧钢富村、炼钢强村的发展阶段,将一个面积最小、经济发展最落后的江滩小村,变成了苏州地区经济实力最强和规模最大的行政村。现在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人口一万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年人均收入1.5万元。” 在村史厂情展示厅内,吴栋材董事长站在永联村规划的沙盘前,向高理事长自豪地讲述永联发展的未来,永钢集团计划投入15个亿,盖民居、建学校、办医院、开超市,件件都是为民造福之举。高理事长指着一张黑白照片感慨万千地对大家说:“以前的永联村就是这个样子,荒滩片片,茅舍成群,今天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 这就是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在江苏,江苏的新农村建设在张家港,张家港的新农村建设就在南丰永联村!”理事们非常赞赏,夸奖吴栋材是令人钦佩的实干家,同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希望中国的农村都能成为永联村!”高理事长听了吴董事长的介绍后说:“吴栋材是个吴仁宝式的实干家,当时县委物色村书记,实践证明,选对了,他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带领全村人民艰苦创业,咬住富民之宝。坚决走以工兴村、以钢富村之路。可以说农民一步登天,很快过上了富裕日子,农民称他为‘财神爷’,这个‘财神爷’也是生产队长出身,当年的生产队长变成了永钢集团的栋梁之材,变成了全国全省的劳动模范,他的精神值得发扬,他的模范行动值得学习。
晚上,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在华芳金陵酒店召开欢迎报告会,报告会场悬挂着大幅红色欢迎横幅:热烈欢迎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考察团。市里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当年与高德正同志一起战斗过的县委常委老同志、历届四套班子一把手在前排就座。市委书记黄钦在电子显示屏上打出一幅幅图片和数字,形象生动地向“中心”考察团展示了张家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张家港市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1.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1亿元,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市)。黄书记说:“经过多年的奋斗,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四个特色:一是确立并基本形成了规模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三足鼎立’的混合型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提升了‘区港联动’的先发优势,加快了港口建设的步伐,不断提升保税区、开发区、工业园等园区的功能;三是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特色,逐步拉开现代化城市框架深入实施富民工程,日益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是丰富了‘文明和谐’的城市内涵,‘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十六字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的发展之魂、力量之源,本着这样的精神,市文明创建喜结硕果,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张家港市委原书记秦正华应邀发表了讲话,他称赞新一届市委领导继承和发扬了张家港精神,回顾了高德正书记当年带领张家港人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张家港经济起步和腾飞做出的贡献。
接着,高德正理事长发表了讲话:“首先深深地感谢张家港市委市政府,感谢市委黄钦书记、市府王翔市长高度重视接待工作,特别是黄钦书记亲自周到安排接待计划,责成接待办负责同志做到万无一失,这种精神令人感动。此次率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全体理事回张家港市学习考察,有必要向市里同志介绍一下‘理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这个组织是宣传和研究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群众团体,是一个‘人才库’、‘智囊团’,现有104位理事,20多年来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在为省里中心工作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民间组织独特的作用,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理事们为什么要到张家港来学习考察呢?有两个目的:第一、张家港是个百强领先县(市),是个“治穷致富”的模范市,是个获取20多项先进称号的先进市,张家港市经济发达、市场繁荣、社会文明、城市美丽、生活富裕、人民安居乐业,城乡一片欣欣向荣,百闻不如一见。到实地亲眼目睹大好形势,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人民喜气洋洋的精神面貌,亲眼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观,亲眼目睹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憧憬,这叫知其然。第二,学习考察张家港为什么会由一个很穷的县变化为一个百强领先县(市)、率先实现小康市、‘治穷致富’的模范市。张家港的前身是沙洲县,沙洲县是1962年新建的县,由常熟和江阴的结合部划建的县,建县初期被称为‘边角料’、‘苏南的苏北’,意即地处苏南,穷相像苏北。当年确实很穷,是苏州地区八县有名的‘小八子’,那么为什么会在穷得叮噹响的基础上变成百强领头市,超常规的先进县市,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们是搞文化宣传和文化研究的,学习考察弄清了‘为什么’这篇大文章,这就是文化,这叫知其所以然。今年百强县的评比中评定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四市并列第一,我个人认为,江阴、常熟等市建成百强领先县是名副其实的,经验都十分宝贵,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基础实际状况的角度讲,张家港市的薄弱经济基础是无法与常熟和江阴比拟的。因此我个人认为,从基础讲,真正的百强第一是张家港市。昆山、江阴、常熟百强领先县的经验是宝贵的,张家港‘治穷致富’的经验更是宝贵,我相信省委和中央对四市并列百强县第一的经验是高度重视的,对张家港‘治穷致富’的经验更重视,秦振华同志作报告的表达能力是相当强的,但到处请他作报告并不是因为他表达能力强,却恰是因为张家港‘治穷致富’的经验特别宝贵的最好说明,因张家港治穷经验,对兄弟县市‘治穷致富’最适合,最有针对性,也就是最宝贵,上级最重视的根本缘由,因此称张家港为百强县真正第一毫不为过。
“那么张家港为什么能从苏州地区‘小八子’一跃而成为上游单位?为什么‘治穷致富’创出了这个奇迹呢?总起来说是靠了省地(市)委的正确领导,是靠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沙洲和张家港的成功实践。说到这里,似乎仍有一个疑问没有回答清楚。大家想想,同是一个天,同是一片地,同是共产党领导,条件大体相同,为什么结果大不相同,这就要说到沙洲县张家港市的独到之处、特殊优势,就要追述到张家港的特殊武器——张家港精神,说形象一点,深刻一点,沙洲县巨变就是靠了这个特殊武器。沙洲县巨变是沙洲精神的结晶,也就是张家港精神的结晶。第一,沙洲县原本很穷,但沙洲人穷则思变,穷则思富,一定意义上讲,越穷越思变,越穷越革命,沙洲人人穷志不穷,坏事变好事。人穷志不穷,是沙洲精神(后称张家港精神)。‘人穷志不穷’,是一种思富‘喷井式’的精神,实质是张家港精神的核心。第二,棋高一着,敢于创业。沙洲人穷则思变,如何变法,反映在棋高一着,穷则思变,反映在敢于创业。敢于创业,反映在敢于走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看准了解决农村劳动力,不挤在人均一亩田上忙饭吃,根本的办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劳力都涌到城里去,城市承受不了。沙洲流传顺口溜:‘穷得叮噹响,农民办工厂’,敢于创业,找出了一条农民办工厂之路,也是社队办工业之路。通过先行的欧乔大队、鹿苑16大队、南沙长江大队、泗港闸上大队等先行大队的实践,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启发。农民办社队工业先办先富,不办不富,后办后富。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社队工业之路是救命之路,是农民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沙洲人称社队工业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这个命根子被极左思潮所否定,社会流传,社队工业姓资不姓社,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出现了夹缝里成长的许多创业典型。今天参观的鹿苑16大队、南丰永联大队、塘市河南大队,明天将要参观的长江村等企业就是在夹缝里成长起来的创业典型。他们认准一条,对农民有利的事就干,不利的事就不干。沙洲县在这个创业热流中站得高,看得远,捷足先登,大抓特抓,大办特办社队工业,在70年代初期抢先起步,中期星罗棋布,后期红红火火,甚至出现‘小鸡吃米’,人民日报大加赞赏,发表短评赞‘小鸡吃米’。有些地区起步不算晚,但中途夭折,一蹶不振,沙洲人不怕风险,不怕受挫,不怕撤职,不怕吃官司,冒着风雨永往直前。沙洲带头发展社队工业捷足先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沙洲人民发展乡镇工业,尝到甜头,让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因为乡镇工业是符合人民意愿和人民利益的,因此是任何力量都压不倒吹不垮的。棋高一着,敢于创业的精神,是张家港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三,张家港精神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但直接反映改变穷困面貌的则是各级干部,在发展乡镇工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沙洲县涌现出一大批有胆有识、无私无畏的干部,他们钻研经济工作,由脑子一片空白发展到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沈文雄、沈学如、吴栋材、郁全和式的一批现代企业家。澳洋集团是张家港市的佼佼者,沈学如由理所当然地以赢利为目的办好企业发展到要回报社会,回报老百姓多做善事好事,竟办起了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澳洋医院,我称他为一流的现代企业家,他也是张家港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从一个生产队长锻炼成长为这么杰出的企业家,首先靠了张家港精神。吴栋材接受沙洲县委的委托,担负当时全县一个最穷大队的书记,通过以工兴村以钢富村之路,发扬一心为民,毫不利已,顶天立地,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让全村农民一步登天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农民欢呼他‘财神爷’。他也是生产队长出生,现成长为华夏第一村的开创人、掌门人,他是吴仁宝式的英模实干家。朱永生是一个当年出色的大队模范党支部书记,继欧乔大队后有名的沙洲先进大队,坚决执行县委的主张,大抓特抓、大办特办社队企业,很快富裕起来,农民很快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省委要选拔一个农村大队书记当省人大常委委员,选遍全省终在沙洲县选中了鹿苑16大队书记朱永生。永生当上省人大常委委员后,感到身上担子更重,创业责任更大,发动全大队干部和群众采取扎实措施发誓超过欧乔大队,得到高德正的鼓励和支持。正当热火朝天创业,大力发展社队工业的时候,刮来一股极左黑恶势力,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抓进监牢,污蔑他贪污7800元钱,被判7年徒刑,因在“牢”中表现好提前释放,吃了6年冤枉官司。出狱后一股冤气喷向发梢,相信共产党不放走一个坏人,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于是鸣冤叫屈,勇于上诉,直至省高级人民法院。很快得到了省高院李佩佑院长的高度重视,责成吴法官彻底复查结论:查无实据,彻底平反。意指朱永生过得硬,一分钱都没贪污。这种使人汗毛淋淋,怒发冲冠的事,竟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沙洲县,大家想想,这是何等残酷呀!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呢?1、说明张家港市‘治穷致富’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前进的道路是坎坷的,不是轻而易举的。2、说明朱永生为了老百姓既有大胆创业的拚搏精神又有敢冒风险不怕吃官司的精神,其实这是张家港精神的特色所在。3、说明极左恶势力是残忍的、可恶的、是反人民的。4、特别说明我们的共产党确实是英明伟大的,我们政法机关确实是不冤枉一个好人的。今天参观学习的沈学如、吴栋材、朱永生、项良宝,明天即将参观学习的吴忠汉、庞永年、陈惠南、张耀生、沈文荣、郁全和等,我认为他们都是张家港基层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反映出的穷则思变、勇拔穷根的精神,英勇顽强、敢于拚搏的精神,放眼世界、立足开放的精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棋高一着、领艺高超的精神,企业家善于积累资本并适时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精神,不怕风险、不怕受挫、不怕撤职、不怕吃官司的精神,都是张家港精神,一句话就是在大风大浪中锻炼出来的一大批各级各类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为农民服务的精神,有了这一大批干部‘治穷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张家港就有了特有的领导基础,就有了特有的各部门、各单位的引领人、创业带头人。第四,县里有一个具有超前意识,不拔穷根誓不罢休的领导班子。沙洲县从建县的一天起,历届县委领导都为沙洲‘治穷致富’出了力流了汗,真正改变‘苏南的苏北’的面貌者,实属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找到了致富之门、走上了致富之路。沙洲农民异口同声地说:‘社队工业是我们农民由穷变富的命根子,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
“70年代,沙洲县委具有超前意识,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看准了沙洲人穷则思富的‘喷井式’精神,看准了社队工业的特殊优越性,在苏南发展社队工业的道路上捷足先登,在开创苏南模式中打头阵,克服种种困难,一鼓作气,将社队工业推向前进,在社队工业发展的实践上,在大风大浪的革命浪潮中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这次参观学习发现了一件有趣而值得深思的事,那就是当年被培养并成长起来的大批干部中,生产队长占了相当的比例,仅从6个被参观学习的单位就有沈学如、吴栋材、朱永生、郁全和,四个生产队长出生的领军人物,而且都是吴仁宝式的人物。足见当年县委培养干部视线站得高,看得远,相信有志青年有培养前途,县委求实作风突出。事实证明,没有吴仁宝就没有今天的华西村,同样没有吴栋材就没有今天的永联村,没有郁全和就没有今天的长江村,没有沈学如就没有今天的澳洋城。实践告诉我们,哪里出了好干部,哪里的老百姓就享福,哪里出了不好的干部,哪里的老百姓就受累。张家港广大干部反映,没有县委自始至终撑腰,就没有今天的沙钢,没有县委科学决策,就没有今天的沙玻。当年县委啃住社队工业,吃准农副工综合发展的路,‘治穷致富’很快见到成效,成为‘治穷致富’的先进县,打下了秦振华同志当市委书记开展‘三超一争’的经济基础。秦振华同志是张家港精神的集中代表,当年苏州市委做出决定,全市学习振华精神,他当市委书记后带领一班人谦虚地敏锐地将振华精神,实质上是沙洲精神,有机地转化为张家港精神,得到了江总书记的高度赞赏,并亲笔题写张家港精神16个闪光大字,给张家港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莫大的鼓舞,开创了张家港市更上一层楼的新局面,将张家港市的声誉推向新高度。现任市委书记黄钦同志与市长王翔同志紧密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发扬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张家港精神,尽心着力,脚踏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站在百强县(市)的前列,让全市人民共享生活富裕,市稳民安的幸福生活。”
为了弘扬张家港精神,表达对市委市政府的深深谢意,高理事长代表“中心”考察团赠送了由理事、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徐善精心绘制的山水画一幅。这幅名为“港城无处不多娇”的巨幅画卷,气势恢弘,笔法细腻,全方位展示了张家港是一座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现代化港城,是一幅桃红柳绿、山明水秀的人间美境。高理事长对这幅画的创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中心”姚副理事长和徐善老师一起切磋构思,除了研究张家港的发展历史,还专程赴张家港作实地考察,画卷上短短百余字的题跋,涵盖了“治穷致富”的艰辛历程,刻划了新世纪高速腾飞的美貌,展示了无限光明的前景。当张家港市委黄书记、王市长从高理事长手中接过画卷时,整个会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不仅仅是一个激动的时刻,更是一个庄重的时刻,它饱含了张家港老一辈领导人对张家港深厚的感情和殷切的期望。
第二天,考察团一早就从宾馆出发,考察的内容相当丰富,时间安排紧凑,理事们个个兴致勃勃,一个上午就看了两大著名企业,一个是华尔润玻璃厂,另一个是沙钢集团。两大集团现在都是全国重点大型企业。“华尔润”在张家港、广东、大连建有1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是全国最大、品种与规格最为齐全,产品优质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沙钢”现在是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目前国内数一数二的电炉钢和特有钢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理事们跟随高理事长在集团领导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分别在两大企业的车间生产线旁观看了玻璃切割和钢板成型下线。现代的车间厂房、先进的制造机器和全自动化的操作工艺,其宏伟的气势让理事们震撼。特别是“沙钢”今年营销收入将突破800亿元,不少理事们是各行各业的专家,走遍国内外,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但是,今天亲眼所见的两个现代化企业的规模让他们由衷地赞叹,给予高度评价。他们既赞扬张家港今天的建设成就,更佩服两个企业在夹缝里成长的奇迹。张家港老一辈的领导普遍反映,没有高书记一心为民的高度责任心和科学的无畏精神,就没有今天的“沙钢”和“沙玻”。高理事长见两厂现状深感自慰。他作为当年的县委书记,在现场向理事们讲述两厂建厂难产与曲折的经历,遭遇莫大的风险,理事们听后深感折服。
应高理事长之邀,在沙钢集团副总裁龚盛介绍以后,外号“张大胡子”的张耀生老厂长激动地向理事们回忆当年创业史,现在听来有趣,沙钢集团是从一个“轧花”厂里轧出的钢材,“张大胡子”是冒着“不务正业”的风险走过来的。如没有“张大胡子”负重奋进,敢为人先的精神,就没有今天的沙钢。如没有当时县委一心为民的高度责任心和科学的无畏精神,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沙玻和沙钢。特别是“沙钢”出了两个“钢铁精英”,一个是白手起家、负重奋进、敢为人先、轧花厂轧出了钢材、打下了“沙钢”发展基础的张耀生,一个是张耀生培养的接班人,站在世界经济的高度,敢创奇迹,使沙钢今年销售收入达800亿的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家沈文荣。
当天上午,考察团还来到金港镇德丰社区。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医疗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警务治安中心、健身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求助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便民部门,让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完善快捷的社区服务。高理事长走进一位农户家中,询问女主人拆迁后的新生活,她高兴地回答:“房子是两室两厅,大得很呢,只补了三万多差价就能住进来了,当然很开心,都开心的长胖了。”大家都被农妇朴实的回答逗乐了。高理事长一边点头一边笑着说:“城市发展的再好再快,要人民得到实惠,才是最重要的!”
德丰社区的考察结束后,下一个要去的地方是此次张家港之行最后一个学习考察点——长江村。参观考察团一行到达长江润发集团,长江村党委书记、长江润发集团董事长郁全和带领集团的领导热情迎接考察团一行。大家参观了润发集团的工厂和科学馆。中午,郁全和在长江大酒店设宴招待“中心”考察团。午宴上,郁全和代表长江集团感谢高理事长和“江苏中心”长期以来对长江村的关心,他说,“高省长和秦书记都是我们张家港的老领导,长江村能有今天的发展,与他们两位领导的关心是分不开的。高书记给我们打了很扎实的基础,高书记到省里做领导以后,秦振华书记又带领我们进行了大发展。”郁全和书记又说:“我们长江村与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交往很多,是很有感情的,你们能来,我感到很亲切。我们多次参与江苏中心组织的对美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美国人住到我们村民家中,我们也对美国进行了回访,效果非常好。”这时站在一旁的郁书记女儿,润发集团总经理郁霞秋不无感慨地插了一句,“我妈妈六十多岁了,从美国交流回来,就学习驾驶,到现在都是自己开车出行。”
郁书记致辞后,高理事长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次参观考察即将圆满结束,在长江村参观是最后一站,常言道是‘压台戏’,到‘长江’首先要向大家介绍郁全和,他是模范支部书记,是省劳动模范,他是张家港又一个吴仁宝式的人物。没有郁全和就没有今天的长江村。他亲手支持安徽小冈村的发展,亲自到宿迁建立润发工业园,支持宿迁农民过上好日子,成为了苏南支持苏北发展的一面旗帜。”高理事长总结说:“哪里有好干部哪里人民就享福,哪里出了不好的干部哪里人民就受累!” 会上群情激奋,参观考察在长时间热烈掌声中结束。
离开长江村,参观考察团直奔张家港市博物馆。当天下午,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外办联合主办的 “同是故乡——外国人在江苏”摄影展(张家港)在这里隆重开展。刘翎秘书长主持开幕式,张家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梁一波在开幕式上致辞,高德正理事长和黄钦书记为开幕式剪彩。“中心”顾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坚、全体副理事长及考察团其他成员出席了开幕式。
张家港日报、张家港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本次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