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Program
Traditional Program
Classic review Current position:Home > Classic review
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江苏中心”理事会经贸组分组活动交流纪实
Release time:2010/9/20 

庞绍堂教授在讲座现场

  9月8日下午,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理事会经贸组分组活动,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庞绍堂教授做“国际经济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主题讲座。经贸组理事积极参加,学术组和文化组的理事得到讲座信息纷纷而来。一些理事偕家属一同参加,省社科院相关人员也应邀参加,共约四十人出席讲座。讲座在南京市凤西宾馆四楼大会议室举行,由许京安副理事长主持。
      庞绍堂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MBA及EMBA兼职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已出版多部个人专著,参与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大奖。庞教授讲座资料翔实,语言生动,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一是经济危机的由来及发展;二是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三是这些对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四是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
      庞教授首先从经济危机发展的脉络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经济危机由金融危机引起,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则归结于次贷危机。他说:“什么是次贷危机?次贷就是次级信贷,就是对信用等级不够的对象发放信贷,次贷也就成了无级信贷。美国的次贷业务出现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发展成为银行的一项正规业务,发展到2007年夏天,爆发次贷危机,2008年发展成金融危机,2008年底2009年初发展成经济危机。美国银行将当时信用等级评估不够、未来完全可以提高的对象,作为潜力股,提供贷款,也就是次贷,是银行拓展业务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是金融业的一个创造,是对信贷市场进行细分的结果。格林斯潘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之前,次贷发展了20多年,一直进行得不错,这就大大鼓励了银行不断地去搞次贷。银行为了谋利、为了扩大业务,一步步取消了对次贷对象的客观标准,所以风险产生了。银行为了转移风险、化解风险,通过利润分成,将信贷的债权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看到次贷的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大,感到不保险,又设法将债券卖给保险公司,依然是债券加上利润分成,保险公司买下后,再卖给再保险公司,就这样,一环套一环,甚至在全球进行买卖。这样一种信贷、债券的转移,并且伴随着利润分成,被称之为金融衍生品。可以说,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发行,有力地分担了次贷的风险,也就支持和扩大了次贷,所以从美国到欧盟,金融市场搞得非常活跃,显得非常红火。当时的央行行长格林斯潘,对这种金融衍生品的大量发行,不仅同意,而且大力支持,不客气地说,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格林斯潘,他应该负最主要的责任。格林斯潘的逻辑就是,金融市场的繁荣,就是资本市场的繁荣,资本市场的繁荣将带来整个经济的繁荣,虽然存在一些风险,但是会化解在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创造了美国战后经济连续增长最长周期的一个奇迹,这个现象在当时证明了格林斯潘的说法是对的。所以,大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就忽略了,政府对金融的监管也就比较宽松了。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喜气洋洋的气氛中,金融链条断裂了。首先发放次贷的银行收不回来,于是整个金融链条崩溃,发展成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了流动资金的减少,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各金融机构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二是各金融机构持有的钱不敢再贷出去,所以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就异常短缺,突出表现就是流动资金短缺。而生产性企业是离不开流动资金的,它要连续地进原材料,连续地给工人发工资,要不断的借贷资金,然后销售产品,再还贷,所以生产性企业马上受到影响。于是,制造业的危机开始爆发。”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对策,化解危机。庞教授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案:一是美国的“小布什方案”。布什政府三次申请国会拨款,用财政资金,去解救银行,美国国会才批准,拨款9000多亿美元。小布什是耶鲁大学的法学硕士,对经济不太懂,思考问题的逻辑也很简单,认为既然次贷危机影响到金融系统,就给金融机构注资,来冲抵坏账烂帐,让它们继续发放贷款,从而让生产性企业得救。小布什的方案,被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克鲁格曼称为失败的方案。小布什政府用掉7000多亿美元,仅仅是稳住了美国的一些主要银行,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克鲁格曼认为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危机的制造者——银行,是非常不可行的方法,民众也非常不满。二是英国的“布朗方案”。英国前首相布朗是经济学博士,是专家,对经济比较精通。他主张将财政资金投入到生产性领域和制造性领域,而不是银行,同时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直接拉动生产性领域的生产。克鲁格曼非常赞同英国的方案,认为布朗比小布什高明多了。奥巴马上台后,克鲁格曼与奥巴马一起探讨救市方案,双方的意见是一致的,归纳起来:1、美国必须再工业化。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一直是在向其他国家大量转移,因为要耗费大量原材料,成本比较高,不如金融业的利润高。但经济毕竟不是空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垮了,没有强大的物质产品支撑,所有不创造物质产品的服务业、金融业,都谈不上发展。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美国采取了以下四个对策:一是中端制造业不再向外转移,低端制造业照样转移。奥巴马对中国轮胎特保案的批准就是一个信号。二是发展高端制造业,不仅不向外转移,还要大力发展。主要是医疗产品、新型药品、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科技产品。美国要牢牢抓住高科技产品的制高点,保持在这个领域的优势。三是更新老化的基础设施。四是建设大量新型的基础设施,比如网络建设。美国虽然很先进,但是也有落后的方面,美国的很多中学网络不通,一些中低级的政府机关、一些医院和公共服务机关,网络都不齐备。2、加强金融监管。小布什执政晚期和奥巴马上台初期,很多国会议员开始指责格林斯潘,同时出台了很多关于金融衍生品的方案,审核的程序变得严格。3、在国际上,主要针对中国,指责中国的汇率非市场化,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了人民币的汇率,使得人民币的汇率偏低,甚至称被低估了40%;指责中国的制造业过度集中,大量出口,影响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这两个方面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总结一句话,美国的政策就是重新注重制造业,反空心化。现在美国的这个政策被欧盟、日本等主要世界经济体学习和仿效。

 

讲座现场


      发达国家采取对策,应付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庞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两重压力,一是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的产品竞争压力;二是世界市场波动性的压力。在双重压力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型。庞教授重点列举了“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中国应该走科学化的转型道路。他说,中国应该启动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才是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科学化道路。有两种方案:一是改革初次分配。如何改革初次分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如果保持管理者的收入水平不变,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意味着国家的税收减少,如果国家税收保持不减少,就意味着企业的积累要减少,存在矛盾,国家不一定同意,企业也不一定同意。另一种是降低企业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尤其是垄断企业管理者的收入水平,提高生产者、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这个建议也遇到矛盾,我们现在企业的组织结构,毫无疑问是管理者动力在促进企业的发展,哪个企业搞得好,肯定是管理层比较好,比较有动力。如果把管理层的工资降下来,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企业可能就搞不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二是改革二次分配。也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要求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必须如实申报,缴纳税收。在中国,年收入12万元的是中产阶层,绝不是富裕阶层,也就是说,把中产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阶层,把收入拉平,大家都来做低收入;那些国营、私营、民营、合资等性质的企业领导,对于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没有衡量标准,无法测算基数,税收无法征收,导致了富人更富,低收入者变多,社会两极分化更加明显,也严重挫伤了中产阶层的积极性。二是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我做过简单调查,发达国家的人很少存钱,而中国的储蓄名列世界前茅,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头上压着“四座大山”——看病、上学、养老、住房,中国的保障体制不健全,老百姓消费有后顾之忧,所以消费异常短缺。通过直接改革分配体制,加快健全保障体制,来强有力地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飞跃性发展,从经济依赖国际市场转为依赖国内市场,不仅能够解除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发展动力,这个思路才是科学思路。
      庞绍堂教授还就中国经济形势走向,与在座理事进行了互动讨论。与会理事纷纷畅所欲言,吴福民、邵希平、施正东、颜健健等理事,从改革分配体制、应对经济危机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理事们对此次讲座,评价很高,认为很有启发,很受教育,令人鼓舞,是对国内经济未来走向的一种预测,很有指导性。
最后,许京安副理事长做了总结,认为庞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很生动,很有启发,很有意义。他说,经济讲座,题目很大,时间很短,没有时间充分讨论,比较矛盾,“江苏中心”日后会再安排此类讲座,供理事们继续探讨。
 

【Back】
copyright © 2015 Jiangs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