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Program
Traditional Program
Classic review Current position:Home > Classic review
“江苏中心”成功举办两岸艺术家交流茶会
from:“江苏中心”秘书处,2014.1.16
Release time:2014/1/16 

2014年1月8日上午,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南京1865创意园凡德艺术街区,举办海峡两岸陶瓷艺术交流茶会,姚志强副理事长主持,理事王野翔、刘绥芝、陈晓、陈国欢、邵希平、晏明、徐善、梁立成、蔡玉洗、魏长健参加。部分理事夫人随同出席。展览主办方、南京精道世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名,台湾陶瓷艺术家路庆麟、萧巨杰、陈梅蓁出席茶会。座谈会上,两岸艺术家交流心得,切磋技艺,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理事们在茶会开始之前,兴致盎然地参观了陶艺展陈。近300件陶艺精品,绝大部分来自台湾工艺大师的原创,我省陶艺名家陆斌和南京艺术学院陶艺教授的作品也参加了交流展览。在精心布置、文化气息浓郁的展览现场,理事们被精彩的陶艺原创作品深深打动,不停地向台湾陶艺大师询问,了解创作经历和思路。茶会开始后,刘翎秘书长简要介绍双方来宾,说明此次文化交流茶会的初衷:藉台湾陶艺大师在宁举办展览之际,通过举办茶会,促进两岸艺术家的深入交流,探讨艺术上的创新思路。

 展陈现场

展览发起和主办方,南京精道世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王一名总裁首先向与会的“中心”理事简要介绍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他说,为了让中华两岸文化能够进行深度的交流,我们此次展览融入了很多元素。举办这个展览的思想就是要把真正表现中华文化的元素和台湾地域文化特点结合起来,我多次去台湾,跑了一座座山,一一拜访陶艺大师,首先从泡茶开始。海峡两岸的交流很频繁,综合性的展会很多,但是很少作为一个长期交流的载体。我希望,我们的展览能够作为两岸交流的平台,以茶和艺术品为主导,从专业角度出发,把书法、绘画、陶瓷艺术与茶文化,在同一个空间表现出来,把展览本身当成一个展品进行展示,综合呈现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在座的艺术家都是我省艺术界的领军人物,能来参观两岸陶瓷艺术交流展,并与台湾陶艺大师进行文化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江苏中心”的魅力所在。今天我主要是做好服务工作,为大家泡上好茶。
    台湾陶瓷艺术家路庆麟和萧巨杰作了自我介绍后,与会理事发表了各自的感想。理事、江苏弘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刘绥芝说,我搞工艺美术搞了一辈子,看到门口那几件窑变的瓷器,非常受震撼,工艺确实领先,将哥窑、青花、钧红都结合在一起,非常不容易。我工作上与台湾艺术家接触很多,很多都是我的朋友。今天绝不奉承地说,这个展览,让我感到陶瓷创作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真正可以称为大师的作品。大师必须具备几点:一是不计名利的从业道德;二是高超的技艺;三是高贵的品格。台湾陶艺作品做到了使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在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方面有新的创造和创新。这么好的展览应当大加宣传,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来接触陶艺。理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新华艺术苑主任魏长健说,陶瓷和整个人类生活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江苏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融入了人类丰富的想象,非常唯美。台湾的陶瓷市场也非常繁荣。我是来学习的,看到台湾大师的陶瓷作品,我感到很新鲜,很有想象力。凡德艺术街区是个很闲适的地方,很适合举办这类展览。理事、南京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邵希平说,我感到,传统与现代融合很难。陶瓷艺术有几千年的历史。想要再往前发展,谈何容易?一开始我以为创作作品的都是老先生,今天一看竟然都是那么年轻的人,我很吃惊,也很感动,那么年轻就能创出那么好的作品。我是写书法的,知道创作过程的艰辛。台湾和大陆是同根的,艺术也是相通的,艺术方面要相互交流。我看了后,对自己创作很有启发。理事、江苏省美术馆画家晏明说,这次展览做得非常好,不仅是陶瓷作品,甚至台布我都很喜欢,布置得很讲究,有品位,是一次精心打造的展览。如果不来参观,会很遗憾。我到台湾考察时,对陶艺市场有所了解,我不喜欢商业化的陶瓷,今天我看到的是真正的大师作品,不是大路货,是艺术品,是原创。理事、南京市文广新局巡视员梁立成说,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与百姓的生活也很紧密。今天看到了大师的作品,是享受也是学习,如果没有“江苏中心”的安排,没法看到那么好的展览。理事、傅抱石纪念馆艺术顾问、徐善说,我对陶瓷完全外行,但是非常感兴趣,今天冒雨来,就是因为很喜欢,苏东坡说“欲渡东海县,恨无石桥梁”,一直有人建议我在陶瓷上作画,但是我总觉得没有找到结合的方式,我感觉两者的表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一直没有答应那么去做,不是在陶坯上面画上画就行的。今天我来学习,希望有所启发。刚才有人说到创作的意识形态问题,我认为,创作是要有时代感的,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不是不能融合的,只是要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方法。理事、江苏省国画院画家王野翔说,这个展览摆设很考究,氛围很好,色彩也好。背景与陶瓷是个整体,很完美。从画家的角度看,陶艺要天人合一。作品要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作者的个性,要有艺术家自己的创造,既不重复前人,又要独具特色,展览对我的启发很大。王野翔夫人汤晓路多年从事文物鉴定和收藏工作,她说,我对陶瓷的工艺烧制过程比较了解,深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今天看到的作品,无论在造型、工艺还是技术含量上都是无可挑剔的,我很感动。理事、江苏苏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说,我今天来就是学习来的,感受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积极参加“中心”的交流活动,展览很美,台湾大师们的作品水平很高。茶会之前我就作品与他们进行了请教,很有收获。理事、译林出版社原社长蔡玉洗说,任何艺术品,不管绘画还是陶艺、书法,都是艺术家生命的体现。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家的眼光对问题的穿透。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要研究传承好再创新,这是很有讲究的,不能胡乱制作就算创新,也不能浅尝辄止。今天看到大师的作品,做得很好,台湾与大陆交流很多,基本上流于形式多,而今天的展览及茶会可以说是深层次的,“江苏中心”搞活动,在省内一贯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这次交流可以成为其它展览活动的范本。理事、江苏爱涛艺术精品公司总经理陈国欢从工作会议上抽出时间赶到现场,他说,展览给我的第一印象很新奇,品味古朴,造型大气,看了很有感觉。作为业界同行,看出来策展人非常用心,确实值得一看,秘书处再三通知我参加,也可见举办这次交流茶会是很用心的,很好。

 茶会现场 ,气氛热烈

在座的台湾陶瓷艺术家,认为各位理事的点评见解独特,获益匪浅。路庆麟大师说,今天的茶会得与这么多知名艺术家座谈,很荣幸,在台湾这方面的交流机会也是不多的,书法、绘画和陶艺在艺术创作上有相通之处,我们在美学方面的探讨会互有启发。萧巨杰大师说,王一名总裁一次次到台湾,翻山越岭寻访陶艺大师,他非常用心,希望作一些深入的文化交流工作。今天有幸与各位一起探讨艺术创作和审美的问题,确有很多可以讨论之处。台湾陶艺从工艺走向艺术,从传统陶瓷走向现代陶艺,有陶艺大师常年累月艰辛执着地努力,陶艺大师终年在深山里反复实验、创作,是不计名利的,我至今的“陶龄”也有32年,我们边创作边问,什么是传统,我们今天做传统的陶瓷会比过去好吗?我们一直在追求造型之美、釉药之美,我们相信,做传统陶瓷是再现历史,而现代陶艺可以创造历史。刚才有理事说,展览中有些作品看上去有日本陶艺的形式或元素,我个人觉得不是这样,我在日本参加陶艺展览获得“日本国际文化奖”,他们当时想压下中国人的获奖名次,但是最后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作品,我们的作品还是代表我们自己的思想,最终最高奖还是颁给了我。除了创作,我们还分别在学校任教,希望能把陶艺传承下去,这次我们在南京艺术学院讲学也让同学们了解了台湾陶艺的现状,今天能与各位艺术家交流也很有收获,希望今后我们能借助“江苏中心”和精道世家公司王总的平台,在艺术创作上与各位有继续交流的机会。
    茶会气氛热烈,大家边品茶边交流,各抒己见。最后姚志强副理事长总结发言,他说,我自己认真看了每一件展品,刚才又听了理事们和台湾陶艺大师的发言,我首先要说,这个展览真不错!从展品到整个展陈布置,可见策展人匠心独运,赏心悦目,给了我们心灵的滋养。我刚从台湾回来,对台湾的陶艺创作有所了解,我认为对陶艺的品评和选择,有几个基本的审美标准:一是有新意,二是有美感,三是要精致。有了这几点,作品就有了独特的气息,我们才能被感动,今天观看的陶瓷作品,做得有新意,有创意,堪称完美,非常好。我们“江苏中心”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还要多做活动,促进两岸艺术家的了解和交流,今天的茶会使在座的理事有所收获,对台湾陶艺有所了解,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扬子晚报、江苏卫视报道了此次活动。
 

【Back】
copyright © 2015 Jiangs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