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兩岸艺术大师交流展”,在昆山侯北人美术馆开幕。“江苏中心”顾问、省人大原副主任叶坚、理事、中国旅游文化专家委员会专家虞振新,理事、香港国际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蔡焜,理事、紫檀雕刻艺术家钟锦德,新华日报记者顾星欣,以及来自台湾、香港、上海、福建、江西、四川等地的艺术家近30余人参加开幕式。
“江苏中心”秘书长刘翎主持开幕式,叶坚顾问致开幕辞。他说,“江苏中心”邀请了台湾、香港、上海、福建、江西、四川和我省的工艺大师、文化创意产业的专家齐聚昆山,举办“两岸艺术大师交流展”,这既是一次作品的展览,也是一次艺术原创精神、文化创意思想的交流盛会。展品体现了各位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并搭建两岸三地艺术家交流的平台,促进艺术原创精神,创造思想对话的机会。参展艺术家、台湾工艺之家协会前理事长林国隆,福建石雕艺术家翁传锦和承办单位精道世家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名分别发言。
此次展览秉承一脉相承的原则,延续空间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将中国各种茶文化的艺术元素点缀其间,使艺术空间生活化、多元化。展览汇集了20余位艺术家的近百件艺术精品,分为茶器、花器、陶瓷、岩画、石雕、木雕等类别。参展艺术家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大家,也有活跃在国内及台湾本土的中青年艺术家。
当天,“江苏中心”在侯北人美术馆会议室举办海峡两岸艺术家座谈暨开幕茶会。来自两岸三地的近20名艺术家济济一堂,大家边品茶边交流,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进行了一场跨领域文化的思想碰撞,纷纷表示启发很大,收获颇丰,有助于激荡出新的创作灵感。台湾工艺大师林国隆首先发言,他简要介绍了台湾的工艺现状。他说,台湾目前对工艺比较重视,政府有“工艺扶持”计划,对工艺的发展和普及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学校,有“工艺新趣”,就是学生必须到大师那里去学习,48小时内提出设计规划,工艺大师协助学生在设计领域达到一个水准。还有“时尚工艺”计划,就是让非工艺设计师去认识工艺材料,提出规划构想,与工艺大师跨领域合作,思维更加活跃,创作上有更大突破。我从事的是传统产业,是水里蛇窑第三代传人,现在转型成为文创产业园区,是台湾第一个文创园,目前为止,参观访问的人数已超过500万,也是作为台湾第一个案例在做。同时我还在三所大学任教,通过教书,可以与年轻人互相交流,将技艺传承下去。
虞振新理事说,我早年在扬州任职时,就很重视工艺美术,1984年时,扬州向各行各业的老一代的工艺美术大师颁发了28张证书。后来扬州的这个经验向全国推广。现在的大师作品比以前大师的作品要好很多。文化产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文化变成产业去做。创意无限,产品无限。制造业,可利用的空间资源是有限的,最好的产品也就能维持几年的兴盛。而艺术是永恒的。今天来看大师的作品,给我的冲击很大。我现在在镇江做一个中华智慧乐园,将文化艺术信息融汇到儿童教育、儿童游乐、儿童培训中去,将东西方文化元素相互融合,通过艺术来感动人。这是一个政府投资搭建的平台,各位艺术家今后可以将作品放进去展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柯和根说,我以前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做了十几年的教授,后来调到上海。我觉得,这次的展览,类型很多,学科交叉,属于跨界的展览。其中很多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我对跨界的感受很深,对艺术的接触面也比较广,当然我的本行是陶瓷,但是我觉得做工艺首先要有一个综合素养,然后才能提升艺术境界,如果境界不够,也不可能融合交叉。这次展览的策划很有眼光,很有意思,对我很有帮助和启发。我认为,可以扩大规模去做,去创造一些主题,让优秀的艺术家去做,增加难度,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台湾跨领域艺术协会理事长萧巨杰说,我认为,艺术创作不能去刻意营造。我创作的题材来源于生活,我的创作没有主题,只有情绪。跨领域这个概念,在台湾一直被广泛提出,通过学科交叉,激荡出新的创作思想。所以我们成立了一个跨领域的艺术协会,将各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凝聚在一起,去做一些大家想做的事情。其实,这里面也存在一种潜在的危机,看多了别人的作品,自己容易被同化,容易去重复别人创作过的东西。而不是创作新的东西。今天的展览是跨领域的,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蔡焜理事说,今天的展览让我感到很亲切。我和台湾的交流有10多年了,关于文创,连续5年去台湾交流学习。为此,我还专门写了关于文创的书。台湾的文创有紧迫感,有冲击力,它一直在与国际接轨,瞄准国际市场。台湾文创策划和运行都融入了国际理念。我感觉到,台湾的文创界值得大陆去学习。我在北京大学做的一个项目叫中华手工村,就是与台湾文创结合的。台湾的市场魅力很强。我对台湾的文创业很敬重,台湾的文创产品是落地的,实在的。谁都会创意,但是要区分文创产业和文创事业。美女如云,有会生孩子的,也有不会生孩子的。“会生孩子”的叫文创产业。“不会生孩子”的叫文创事业。我目前还在做一项关于中国“非遗”走向国际的工作。中国的“非遗”产品要走上国际,要研究国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我们常常把制作好的成品放到国际上,实际上他们的兴趣不在此,他们更想知道这些作品背后的东西。文化追求的过程,技艺操作的过程,他们都想知道。在文化工艺过程中,要对文化传承产生一种敬畏感,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传播。我搞了40多年的民间艺术研究,我的资源和平台很丰富,以后会服务于“江苏中心”。
钟锦德理事说,我从小从事木雕的手艺,是一名手艺人。在不断失败与挫折中,以自强的心态,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以前从事木雕,是为了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解决生存问题以后,我就开始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在如何提高自己的道路上,我摸索了很长时间。为了将接触到的美的东西,呈现给观众,不断地提高技艺,技艺娴熟以后,就要跨越不断重复制作的过程,就要不断地做出新的创新和实践。我后来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去学习,解决自身的危机和疑惑,不断地突破自己。今天来参加展览和交流,与艺术家们交流,对我产生了新的灵感。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木文化的民族,我能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什么文化,我能给我们国家的文化添点砖,加点土,成为我思考的问题。希望你们到我的工作室去,多提意见,让我成长。
台湾陶艺大师谢嘉亨说,听了那么多大师对文创的想法和期许,我很赞同。我觉得艺术和科学可以结合,理性和感性可以结合。台湾有着多元的社会环境,各行各业的艺术家们在一起互相包容,大家一起创作、沟通和碰撞,产生很多火花。两岸艺术家在一起交流,通过互相沟通学习,可以一起带动两岸文创业的发展。
上海中国陶艺家协会秘书长杨楠说,我考察了一些地方,觉得我们中国缺艺,不缺工。比如陶瓷,千年不坏,万年不烂。如何让后人来研究我们这一代,而不是去研究唐宋元明清。我们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90年代,中国的茶文化,没有普及,连一家茶艺馆都找不到,如今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华茶文化已经被广泛接受。工艺同样是这个道理,要向老百姓做些普及工作,让老百姓接受这些工艺,才可能慢慢推广开来。
新华日报记者顾星欣向在座艺术家提出,如何让这些艺术品能够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达到真正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家们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的工艺大师作品还不能真正走入百姓之家,很大部分尚属于奢侈品,以后会做些努力,在创作和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一些经营模式,让老百姓也能消费得起,当然这些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受钟锦德理事邀请,参展艺术家于7月14日下午前往苏州光福镇的钟锦德工作室参观交流。工作室内陈列的木雕艺术作品,多为钟大师原创作品,造型多样,富有创意。展陈的明式红木家具,工艺精湛,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在参观交流过程中,两岸的艺术家们热烈讨论,互相借鉴经验,又一次进行了跨领域的思想碰撞,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大有收获。
新华日报对此次交流展进行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