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定鼎门遗址保护工程动工
----一系列隋唐洛阳城标志性建筑在计划中
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河南洛阳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日前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定鼎门遗址将成为展示洛阳十三朝古都厚重历史文化的又一扇重要窗口,也标志着洛阳大遗址保护迈出关键一步。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门。据史料记载,定鼎门正式启用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是第一个通过这座城门的古代帝王。之后,该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外郭城正门。
这一记载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从2006年12月开始,为配合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考古人员对定鼎门遗址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考古发掘。发掘显示,定鼎门城门最早的建筑为隋代,最晚的为北宋末年,说明自隋至北宋的530年间,定鼎门一直在使用,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发掘还显示,定鼎门遗址由平面呈长方形的墩台、三个门道、东西飞廊、东西两阙和左右马道组成。东西飞廊和东西两阙分别位于墩台两侧,与墩台呈平行对称分布,这种门阙形制目前仅见于定鼎门遗址。
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区位于洛阳新区古城路北、隋唐遗址植物园东南,总建筑面积12616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8米,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整体为钢架加桁架结构,总投资约4000万元,主体建设工期为10个月。
据洛阳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正式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工程,主要是在保护地下遗址的前提下,采用钢架结构,在遗址上面复原建设一个定鼎门的新城门楼。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有效地保护文物,又能展示定鼎门的历史风貌,其外观为仿唐城门,由城门、城墙、城楼和阙楼组成。其中城台、城墙、阙台内部为遗址保护和展示区,考古发掘出土的定鼎门遗址门道、柱础石等将在这里得到原址保护展示;城楼、阙楼内部空间为陈列展览区,主要展示定鼎门遗址的历史演变和隋唐洛阳城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保护展示工程的地下部分为遗址展示区。根据设计,观众站在入口平台上,即可感受到遗址的宏大规模,无柱子的大跨度空间可以充分展示遗址的全貌。通过楼梯通道的引导,观众还可以下到地面近距离观看遗址。此外,观众还可通过通道登上城台,俯瞰周围景观。
隋唐洛阳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古代城址,尤其是其中轴线建筑,体量巨大,气势恢宏,在中国古代城址中独一无二。定鼎门遗址作为隋唐洛阳城中轴线最南端的重要建筑,其保护展示工程得到全国文物界的高度关注。洛阳先后累计投入1亿多元资金用于该项目周边的拆迁和环境整治。
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国家文物局在大遗址保护工程中批准的第一个采用复原展示方式保护的项目。这一工程结束后,洛阳还将向西再复原展示几公里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城墙,使其与已经建成的隋唐遗址公园、正在建设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和定鼎门城门楼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大展示区。另外还计划沿隋唐洛阳城中轴线,采取不同形式,从南到北依次展示天津桥、天枢、应天门、太极殿、明堂、天堂、外郭城北门等隋唐洛阳城标志性建筑。
2009年02月20日 13:00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