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文化动态
活动预告
文化动态 Current position:Home > News > 文化动态
端午申遗先"自我PK" 与韩国"端午祭"不冲突
Release time:2009/6/2 Category of:文化动态
▲ 从老秭归城迁移至凤凰山的屈原故居在此次申遗中扮演重头戏。
 
 
▲ “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在网上掀起热潮,不过,申遗能否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
 
端午申遗先“自我PK”

  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遗程序,最先面临的可能是与中国所提交的包括书法、乌龙茶制作、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多民族民歌“花儿”等35个项目进行PK

  端午节申遗最终结果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布,与韩国“端午祭”申遗不冲突

  5月27日一早,与三峡大坝隔江相望的茅坪镇徐家冲港湾岸边,下着濛濛细雨。古老的龙舟竞渡传统依旧浓厚:人们随着龙舟的鼓点,一边深情地唱和着纪念屈原的歌谣,一边缓缓把粽子投入江中。

这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每年纪念屈原、过“端午”的一幕。一场连绵细雨,满城粽子、艾叶清香,寄托着人们对屈原的无限思念。

  而早在5月26日傍晚,远在韩国的江陵市也举行了2009年“端午祭”。在江陵市,人们将传说中的大关岭城隍神和女城隍的神位供奉至端午祭坛,供奉神位的游行队伍绕城一周。祭奠活动连续3天。

两种截然不同的“端午”节日却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路上“撞”出许多思索。

   “我们的申报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就等今年第四季度的结果。”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江清和说到端午节申遗的事,语调一下高了起来。江清和告诉记者,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目前“端午申遗”已进入初评阶段。

  中国端午节申遗的“提速”,还得从2004年的一封信开始说起。

  韩国“抢先申报”风波

  2004年5月初,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突然收到一份急件称,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后来人们才知道,亚洲某国即为韩国。此举当时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端午节由来地的岳阳市首先提出:要坚决捍卫我们的端午节!2004年5月10日,岳阳市紧急提出,论证和申报端午节的工作正式列入岳阳市政府工作日程。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则在一次会议上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当时,事情在互联网上被放大,韩国某公司抢先将“端午节.cn”这一中文域名收入囊中,注册期限为一年,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unHeeCo,Inc,R.O.K.”。之后,域名投资界传奇人物姚劲波以24万元赎回了韩国公司以280元成本价注册的“端午节.cn”,并让该域名指向了中国。

  争论逐渐升级,随后,“上书第一人”——75岁的辽宁大学退休教授乌丙安出面澄清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不存在“抢注”,更没有什么保卫战一说。之后,文化部门出面表示,韩国申报的是“端午祭”,而非中国的“端午节”。事情慢慢平复下来。

  江清和也说,“其实,韩国的端午祭和屈原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的‘端午祭’申遗和中国的‘端午节’内容完全不同”。

  与韩国端午申遗不冲突

  在韩国提出“端午祭”申遗后,不少人开始担心,中国是否还有为端午节申遗的权利。

  “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而中国是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唯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北大教授高丙中一再强调是两回事。

  即便是在国内,端午节在各地都融入了各自的内涵和特色。“比如说,在湖北屈原故乡秭归,这边地处江边,季节性变化比较大,气温一上升,疾病很容易流行,所以端午节还被赋予避邪去病的意味。而在江苏,端午节人们奠祭怀念的是伍子胥。”江清和说,在各地,端午节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韩国人的端午祭是1000多年前从中国引进的,并融入了很多民族元素,与中国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当然,中、韩两国的“端午”也有诸多渊源,韩国江陵位于南部沿海,近水,跟中国南部的气候自然条件很相近,5月份天气变热,传染病容易流行起来,人们为了讲究卫生而到江中洗浴,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大型的祭祀活动,祈求祛邪消灾。

  “不过,韩国申遗对我们的端午文化没有冲击,我们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相反,因为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所以韩国申遗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件好事。”江清和说,这提醒了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视。

  两上北京数易其稿

  话虽如此,2005年11月底,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依然是个不小的刺激。

  江清和说,当时国家拟订了一批申报项目,“2006年5月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而湖北省则作为端午节申遗的代表。“毕竟湖北是屈原的故乡”。

  去年,中国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定,最终确定端午节入选35个项目,由湖北省牵头申报。说到这里,江清和喜形于色,“湖北省立即组织人员撰写文本,编辑视频资料,并上报联合国。”

  然而,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去年年底,申报文本被“退了回来”。

  “申报文本很快被退了回来,说是文本格式不规范,需要完善充实。比如要求在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最通俗易懂的表达,让人一看就明白。”

  另外,“因为本次申报的遗产名称为‘中国端午节’,涉及湖北、江苏等多个省份,初次申报时,缺少相关省份的同意申报授权书”。

  这都算“小插曲”,等其他各省把相关材料补充齐全后,中国再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申报。这一次终于通过了初审,“差不多是两上北京,多次改动申报文本才算把事情最终落实”。

  不过,“端午申遗”才闯过了第一关。“初审只是第一步,材料申报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举行会议审议各国的提名名单,最终的结果会在第四季度大会上决定并公布”。

  最先与本国项目PK

  对于申遗能否成功,江清和非常有信心,“不过申报国家和申报项目非常多,竞争激烈,名额也有限,所以谁都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谈到“端午节”申遗的胜算几许,众专家这样评说:“申遗的目的不是排他,而是希望通过这一名录的颁布推广和弘扬这些项目”。

  不过,“端午节申遗”最先面临的可能是与中国所提交的包括书法、乌龙茶制作、茅台酒传统酿造技艺、多民族民歌“花儿”等35个项目的PK。

  “挤进去一个,可能被踢出来五六个”,著名地域文化专家傅广典说竞争是残酷的。不过与其他候选项目相比,“端午节”在其特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悠久的历史传承,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次申请,组织方打出了“名人牌”。

  申遗并不是最终目的

  “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在网上掀起热潮,不过,也有人冷静地说,申遗能否成功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给华人提个醒,我们自己文化的精华,自己要珍惜,这样我们文化的表现形式能得以保留,文化的内涵精髓也会因此而得到传承”。

  事实上,2008年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就已经说明了政府对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

  不过也有人提出警惕,传统节日的功能很多,不能停留在吃喝玩乐上,不能让端午节退化为了粽子节。“让所有中国人慎思自己的历史文化,尊重传统,才是最重要的。”有网友说。

2009年06月02日 08:48 来源:广州日报

 

【Back】
copyright © 2015 Jiangs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