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文化动态
活动预告
文化动态 Current position:Home > News > 文化动态
美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举行 赛况精彩纷呈
2012-11-05 15:11:00 来源:国际在线
Release time:2012/11/19 Category of:文化动态

[提要] 由美国著名高校乔治华盛顿大学与中国江苏省联合举办的2012“江苏杯”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于当地时间11月4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记者:确实,不少选手都谈到了中美关系,认为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人民就是加深了解伙伴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由美国著名高校乔治华盛顿大学与中国江苏省联合举办的2012“江苏杯”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于当地时间11月4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来自大华府地区5所著名高校的美国大学生用中文发表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理解和看法。我们连线了环球资讯广播驻美国记者吕晓红,了解一下更多信息。

主持人:晓红,你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本届“江苏杯”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的整体情况。

记者:好的。继去年成功举办江苏杯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之后,江苏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南京大学和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和艾默瑞大学共同主办了今年的比赛。自上半年启动以来,共有来自华盛顿地区和亚特兰大地区多所名校的3000多名学习汉语的学生报名参加,经预赛选拔,共有30人进入决赛。来自大华府地区的13位佼佼者参加了在乔治华盛顿大学举办的决赛,11月7号,另一场决赛将在亚特兰大举行。比赛分中、高级两个组别,每组的比赛各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选手自我介绍和现场跟评委的问答,第二个环节则是命题演讲和互动,而高级组的难度更大,命题演讲的题目是在演讲前5分钟抽签决定的。然而出乎我和其它中国记者意料的是,选手们的中文讲得都非常好,他们当中,学习中文最长的有5年,最短的才一年!而且他们对于江苏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这个籍贯为江苏的中国人。主持人!

主持人:嗯,这些外国选手真是让人佩服。那么他们在比赛中都谈了些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

记者: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他们出色的中文口语水平之外,他们的中国故事也同样是精彩纷呈。有一位中文名字叫齐思远的选手说,他最初去中国的时候一句中文都不会,但是在中国呆了3个月,爱死了中国美食,无锡的小笼包他最多一口气吃了40个!回到美国后他就开始学中文,还把一篇作文练习放到了自己的中文微博上,结果吸引了众多的中国粉丝。有一位中文名叫孟天达的大三学生说,他还参加了乔治华盛顿大学举办的‘非诚勿扰’节目,并成功牵手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国姑娘,也难怪他的中文越来越好,最终还获得了金奖!另一位金奖获得者安居礼则引用中国著名新闻人白岩松的名句‘痛并快乐着’来形容自己学习中文,参加各类中文比赛的经历。安居礼是今年第1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的12强选手,还会吹奏葫芦丝,甚至去吴桥学过杂技,他也有中文微博。

主持人:这些外国选手中文学习的这么优秀,对中国也有了一些了解,那么他们怎么看待中国呢?掌握了中文,又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记者:确实,不少选手都谈到了中美关系,认为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需要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而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人民就是加深了解伙伴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也有的选手表示中国对自己意味着美好的未来和希望,来自美利坚大学的马俊涛说,他将来要去中国学工商管理学位并在中国开始自己的事业;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安迈可则说,他的理想就是将来去中国工作,娶一个中国美女;来自乔治城大学的白恺莉希望能够去南京大学学习,将来更好地做两国间沟通的桥梁。

从主办者那里我们了解到,这次比赛的金奖获得者将获得前往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银奖获得者将获得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提供的十二天‘江苏文化游’的全部费用,届时,他们将受邀前往江苏,在南京、扬州和苏州度过游学之旅;而铜奖得主将受南京大学和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共同邀请,获得在南京大学一个学期的学习奖学金。主持人!

主持人:你刚才说过,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并不算很长,但是他们用中文谈论的话题却是非常广泛,而且还有一定的深度,那么他们有什么学习中文的诀窍呢?

记者:其实,他们都觉得学习中文还是很艰苦的,但是因为都对中国有着好奇和兴趣,所以就寻找各种机会到中国去实习、打工,跟中国零距离接触。有一位小伙子说,他在中国跑了很多地方,甚至是第一个去到那些地方的外国人。有的即便去不了中国,也在美国这边找一个能跟中国人交流的工作或是课题。正是这种积极的接触和交流,使得他们的中文在较短的时间里有了飞速的进步,而且也使得他们的表达非常的丰富多彩,又恰如其分。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非常值得借鉴的一个宝贵经验。主持人!(记者 吕晓红)

来源:国际在线
 

【Back】
copyright © 2015 Jiangs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