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Traditional Program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回顾 > 经典回顾
“江苏中心”部分理事座谈高理事长讲话(2008.4.17)
发布时间:2008/7/3 
      2008年4月17日,“江苏中心”部分理事与秘书处同志举行座谈会,就高德正理事长在第二届理事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畅谈心得体会。座谈会由秦志法副理事长主持,理事、南京大学教授、博导蔡少卿,理事、省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委员会主任潘宗白,理事、省建设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汤晓东,理事、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施正东,理事、南京市侨办主任颜健健,理事、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徐善,理事、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梁立成,理事、凤凰台饭店总经理、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蔡玉洗,理事、唐山曹雪芹酒业集团副董事长顾志刚和秘书处同志一起就高理事长的讲话,边谈边议,各自阐发讲话的精神和内涵,同时对“中心”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秦志法副理事长说:“高理事长的讲话由他亲手所写,充满了他自己的风格,内涵深刻,我们需要进一步消化。通过重温讲话,我总结出了报告的一个特点,两句话:实话实说讲实情,真心真意讲真话。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南京大学历史系蔡少卿教授生病正在治疗,听说召开座谈会,他调整了时间,准备了发言提纲,第一个发言。他说:“我是张家港人,又是研究历史的,所以对高理事长讲话感到非常亲切。讲话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符合十七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便吃透精神。”蔡教授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说:“高省长讲沙洲县是‘苏南的苏北’,我亲身经历,解放前基本上都是草房,非常简陋。每当大风来的时候,都要把锄头等扔到屋顶上,防止茅草被风刮走。农民吃的也很苦,麸皮粥,麦稀饭。张家港的发展,大概有三个阶段,我觉得高省长讲的比较全面。第一个阶段是他讲的70年代初开始,到他离开,近十年时间。这一阶段是打基础治穷致富阶段。高省长讲穷则思变,穷则思富,农民中隐藏着一种‘喷井式’的力量。根据我的了解,我觉得张家港人还有一种钻天入地的精神。为什么说钻天入地呢,沙洲发展乡镇工业起步很早,想尽一切办法,到上海、无锡,请星期天工程师,引进技术。乡镇工业搞得红红火火,老百姓活钱就多了。我知道我家附近,一个印染厂比较有名,印得质量特别好,成为了沙洲的出口名牌产品。我85、86年在美国当客座教授。当时一个美国最好的经济学家,讲了中国沿海的经济发展不得了。沙洲乡镇工业发展走在了前面,一直没有落后,我觉得他捷足先登是非常不容易的,成为了治穷致富的先进县。这是第一阶段。关键是张家港有一个敢拼敢干的领导班子,不但领导得力,高德正这一任领导班子还培养了一大批领导干部,后来都是非常能干的人。我跟高省长同岁。我觉得他为人耿直,襟怀坦荡,敢作敢为,70年代就为农民办二十件好事,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重视,这是了不起的事,是重视‘民生’问题的事。我觉得这种干部不是太多。”蔡教授说:“我觉得第二个阶段就是秦振华这个阶段,就是继续提高和全面开放阶段。当时总结张家港精神,提出了16个字,就是‘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第三个阶段我自己觉得,张家港与时俱进,继续争先,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阶段。争先是从高省长开始就有的精神。张家港处处要争先。现在张家港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我去年参观时得知,现在农民60岁以后就有劳保。十七大提出的它早就做到了。现在生态做的非常好,有四个公园,搞得很好。生态都是人工创造出来的。湖是人工挖的。我认为张家港精神非常值得研究。张家港是我的家乡,但我还是要说这种精神好,它值得我们知识分子好好学习。”

 

      施正东理事说:“这个会很重要。本来我对高德正同志不是很了解。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省长在淮阴和镇江都做过领导工作,我的父辈曾经也在那里,对那里的关注也让我对高德正同志有所了解。  我知道他的个人的发展历史是很了不起的,刚才蔡教授讲了,我就不展开。我今天要讲的是,沙洲精神的实质是什么?这个问题提了很多年了,现在回过头来再讨论,再深化认识,依然很有必要。我以为高德正同志提出的几个原因中,最关键问题还是应该深化地去认识关于人的问题。高德正同志说,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地,同是一个太阳照,同是一个党的好领导。我觉得这是有学问的。天地讲的是位置,讲的是一个空间,同一个太阳讲的是自然环境条件,最后是同一个党的好领导,那为什么在全国条件大体相同而发展不大平衡呢,我觉得还是人的问题。张家港精神的核心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核心是干部问题、领导问题。路线政策全国是统一的,关键看基层如何贯彻。”他说:“沙洲精神延伸为张家港精神,现在已经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上,从历史考验的基础上,可以下定论了。是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一个闪光的成功典范。开创人高德正同志团结带领一班人创出的历史功绩应充分肯定。”
      曾经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党校担任领导工作的潘宗白理事说:“高德正是一个实干家,我在宣传部当副部长,他要推动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大家不太懂,方方面面知识储备不足,困难很多,他为了解放干部的思想几乎逢会必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意义。手把手地教下面的干部怎么做,实实在在地做。”
      秦志法副理事长说:“我也生活在苏南,我们那个地方生活比沙洲好得多。沙洲真是穷,所以思变。而且不满足,现在富得确实要淌油了,这是事实。张家港所以能发生巨变,高省长也讲到了,有五个原因。第一是原动力,第二个是独特的法宝,精神问题,第三个是走正路,发展乡镇工业的问题,第四个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问题,最后是一个县的核心领导问题。分析得很透。张家港巨变,我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确确实实是干出来的。我们认为,没有吴仁宝就没有华西村。我们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来看张家港的历史全过程。其实张家港在1980年之前就已经很有名气了。讲沙钢了不起,确实先要讲到张大胡子,再讲到沈文荣,讲沙钢的发展,不能忘记高德正。”

 

      汤晓东理事总结了沙洲精神贵在以人为本,他说:“实际上很不简单,张家港老早就开始科学发展观了。经济发展已经很了不起了,而张家港的发展是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张家港好在很多规划做得非常科学,都是人的因素起作用。毛主席说的,共产党的精神,不为当官,为革命。新时代就是为民生,张家港的领导确实是实实在在地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
      傅抱石纪念馆馆长徐善理事说:“去年张家港考察活动全程参加了。我代表理事会画了一张画。我从不太了解到了解了一些,特别是听了高理事长的讲话,还有刚才蔡教授的对讲话的阐述,我的体会加深了。高省长在讲话中提到张家港经验和文化的关系,讲得很好,他说,张家港巨变的原因,当然是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的结果,是省委市委有力领导的结果。这是绝对正确的。但具体原因何在?同一个天,同一个地,同一个太阳照,同一个党的好领导,为什么张家港条件特别差,发展反比人家好、反比人家快?我觉得高省长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到位,也非常抓住要领,这样就可以总结出真正的经验,这个经验就是鲜活的文化。讲话中特别讲到,乡镇企业从实践和理论都证明了是农民致富的必由之路。这让我茅塞顿开。把张家港的实践的经验引深到鲜活文化的层面意义很深。再有一点,对张家港,我们这些文化人也不是没有听到看到,有肯定,也有不少否定,不过还是不太懂,问题在于对‘所以然’不清楚。通过整个过程的参与,我们对此有所了解。对于人的问题,确实是非常大的问题。有些人干了很多事业也没有受到应有的评价,我想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观,也就是时势造英雄的问题。我们应当承认,还是改革开放整个时势存在,英雄出现后就是英雄造时势。高省长也特别提到了一份名单,我认为这些人就是时势造出的英雄。对张家港的参观讨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张家港的这些英雄们就是读懂了人性,读懂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时要我代表‘中心’画一幅画。觉得只要画出张家港的特点就行了,只要张家港人能看懂就好了。现在,加深了认识,觉得这幅画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缩影。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画家对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进行创作,我就决定重新画一幅张家港。”

 

      蔡玉洗理事说:“我们知道一个领导同志,对他成长发展起来的那块土地肯定有着深厚的感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特别是高德正在沙洲工作十七年,创出了成功的业绩。我发现,高省长对张家港的感情真是深刻,一旦有人搞坏了张家港,他肯定嫉恶如仇。张家港是苏南条件最差的,它能发展起来真是高省长讲的那种求富的精神非常迫切。八十年代初我们去沙洲参观,当时介绍说,张家港离上海比较近,张家港就很聪明,把一些技术人员周末从上海请过来指导。这些是张家港发展的基础。一步一步发展,和高省长密不可分。”
      梁立成理事说:“今天我们来这里谈论这样一个话题非常有意义,今年正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而张家港又正好是改革三十年一个重要的典型。通过这样的讨论我深受教育。第二个感想我觉得谈人。那就是高省长。过去高省长是我们的领导,我就是出于一种对领导的尊敬。从张家港短短一两天时间,他现场即兴地讲解了当时的历史过程,感到那种氛围,那种艰苦条件,我由衷的感到钦佩。此次理事会上他又动感情地说了那么多,更是由衷地钦佩。我觉得过去一些地方都能有那样一批干部的话,一些地方必然会发展得快、发展得好。我们总结改革三十年的时候应该看到张家港有那么一批有胆有识的,能干的领导人,我认为高德正是这批干部中的典型代表,改革很不容易,有了好的领导干部就有希望,有信心会越办越好。第三个,我有个感想就是高省长画龙点睛将张家港经验引深到文化的层面。张家港人在十分穷困的环境下,穷则思变发展了先进的生产力。70年代建成了‘治穷致富’的先进县,现在已经建成了全面达小康的先进市。这次我们参观考察,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张家港经验,我觉得是非常可贵极其重要,对我启发很大。确确实实要立体地来总结张家港经验,弘扬张家港精神。今天的讨论我受益匪浅,希望这样的讨论和活动多搞一些。”
      潘宗白理事说:“去年错过了很可惜,今年要去昆山,我一定去。别的事可以放一放,也一定要去参加这个活动。因为我们是民间社团组织,通过活动我们自身可以得到提高,可以融入到蓬勃发展的社会潮流中,作为理事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去年大家去张家港考察,感到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有了很大提高。今年我们要到昆山去,我想这样的活动把我们‘中心’的理事们团结在一起,实际上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最好的凝聚。可使我们‘中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理事大会上,张家港考察活动一开始我听姚志强副理事长总结报告和高省长讲话都当作重要的事情来讲,我开始还琢磨不透,现在想通了。‘中心’组织这个活动是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因为我参加的协会很多,不过像这样的还真不多。”接着他说到○八年“中心”的工作,“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还不够,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中国的了解还太少。文化交流是交流中最基础的东西,文化最容易相通,政治观点可以不一样,但文化交流可以慢慢潜移默化。我们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今后的工作如何搞得更好,要一步一步走,具体的事情从小做起,逐步从年度计划的实施方面来慢慢做。能做多少尽量做一点,能做好的就尽量做好点。实在做不了的就拾遗补缺。我对我们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很看好,成了新的理事,有事请吩咐。有事尽量做点事。”

 

      新理事,曹雪芹酒业集团副董事长顾志刚说:“我是江阴人,因为年龄关系,过去没有和高省长见过面。能够加入这个组织我感到很荣幸。这个组织我看出来,都是实实在在,层次很高。我能够参加到这个组织里来,扩大了我的眼界,激发了我的工作积极性。对高省长的发言,我有几个体会。虽然话不多,但讲得很精练,浓缩了张家港从七十年代到现在发展的情况。另外一个,蔡教授讲的苏南模式,其实我从二十几岁开始就是私营老板,出去承包工厂。高省长的讲话说得很清楚,可以说是说出了我们发展的过程,对此我深有体会。”
      吴福民理事因事不能参加讨论会,他专门写了一份书面发言稿,他说:“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十周年来,在高德正理事长及理事长会议的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结合江苏实际,贤集省内外文经有识之士,十年如一日,积极组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为建设江苏文化大省,为全省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可谓成绩卓著。张家港市的前身是1962年新的沙洲县,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县。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不但拥有了像沙钢这样大型的钢铁企业,而且农工商学大发展,成了闻名全国的百强县。张家港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不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及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而且是高德正、秦振华等一大批我党优秀的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走改革开放之路,勇于创新,敢于拚搏,扎根实践,敢为人先,为国为民,无私无畏的沙洲人之革命精神,也即延续至今的张家港精神,带领了全县人民走上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致富之路,成就了全县人民奔小康的伟大业绩。张家港由穷到富的巨变,是我国亿万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生动写照。张家港精神和张家港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将是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宝贵财富,值得世人长久、认真、科学地总结和发扬光大。”
      秘书处同志也参加了讨论会,刘翎秘书长说:“在座谈会之前,秘书处全体同志再次组织座谈了高理事长讲话,对沙洲精神和后来的张家港精神通过一次一次的学习和考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沙洲人当年的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面,敢想敢干的精神,对今天秘书处开拓进取,走文化交流的创新之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赴张家港考察前后,亲身感受了张家港人工作的细致严谨,将接待细节落实到分秒之间,秘书处的同志们都感触很深。”她还讲述了高理事长对“中心”工作的指导,以及亲力亲为的种种细节,使与会理事深受感动。
     时值暮春,玄武湖畔微风吹拂,理事们感到神清气爽。傍晚,讨论大厅里已亮起了灯,与会理事讨论的热情仍然不减。最后,秦志法副理事长总结了此次会议,他结合了理事们谈到的沙洲的发展和高理事长的工作,说:“刚才大家谈的都很好,也很深入,我感到,我们‘中心’是一个独特的平台,可以做不少工作。再回头看我们的张家港活动,张家港建设的实践经验就是一种鲜活的文化。过去我还没理解这么深,高省长点破之后我很快明白了。张家港治穷致富这条路,应该讲是我们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建设过程中充满着斗争,确实有一批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冒着风险,顶着压力,挺着腰杆,朝着治穷致富的目标而奋斗,很不容易,难能可贵。从中可以看出县委书记高德正的工作,他62年建立沙洲县,一直到81年离开,这个20年是了不起的20年,沙洲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现在我们讲张家港改革开放的成果,确实来之不易,理事大会上理事们谈到,风险那么大,斗争那么尖锐。将一个模范大队书记、全省人大常委委员污蔑为‘大贪污分子’,吃了六年冤枉官司。省高级法院李佩佑院长等主持正义,依法办事,彻底查清了这个案件,结论‘大贪污分子’一分钱没有贪污,宣判无罪。最后恢复党籍、恢复工作。这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充分说明沙洲县‘治穷致富’的经验,是花了特大代价换来的。它确有特殊的社会基础、特殊的武器和治穷致富的物质基础。穷则思变穷则思富嘛,张家港各项工作都走在前面,成为了‘治穷致富’的先进典型。因此我说它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这就更加说明,理事会组织各位理事参观学习张家港的深远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高德正同志确实花了大量的心血,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以身作则,带着大家埋头苦干,创出了治穷致富的业绩。历史事实是最好的见证人。我对他的讲话的评价一个是真,一个是实,令人感到信服。他做事都是实实在在的。10年前从他开始做理事长,我正好进来当副理事长,我看了很多,也学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教育。确实感到他做事很严谨,自己动脑子,说的很多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做的很多事,都是能够实现的,因此可以说是我们‘中心’的一个有利条件。我想大家都有共同的体会。”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