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理事长在座谈会上讲话
11月6日下午,高德正理事长主持召开了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理事长会议,顾问叶坚,副理事长许京安、秦志法、姚志强、赵绪成,副秘书长张焕发参加了会议,秘书处部门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座谈“2011年‘江苏中心’理事会赴苏州考察学习”的感受;2、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
会上,理事长们主要就全体理事考察苏州的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同时,秘书处还遵照高理事长意见,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相关材料发给大家,作为学习参考。
许京安副理事长首先发言,他说,看了苏州园区和新区以后,我很有感受。苏州这几年的发展确实很快,不仅是量的发展,而且是质的提高。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研究所”、一个“中心”。一个是园区的中科院纳米研究所,这个纳米产业不得了,是21世纪非常深刻的一个科技革命,而且是多领域的。如果能够搞起来,将是非常有前途。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搞纳米技术,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要下大工夫。一个是新区的中科院医工所。与纳米相比之下,医工比较易懂。我们国家的好多医疗器械,稍微复杂一点的都要靠国外进口,而且一台就是几百万,所以现在要做到代替进口,国内自己生产,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也是一大民生问题。现在强调的民生,就必须在医疗器械、社区医院建设等方面加强。还有一个新区的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也是不得了。我们过去不懂专利,也不知道重视专利,许多都被国外人抢先注册了,吃了很多亏。2015年底前,专利中心将完成2000名专利审查员的招聘与培训,年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能力达到11万件。而且专利审查员都是硕士以上的人才,目前已经有6000人报名应聘,这足以说明了苏州的吸引力。总之,这次去园区和新区两地学习考察,收获很多,启发很深,也符合我们省党代会的精神。
姚志强副理事长说,说实话,我去过苏州很多次,平均下来基本上每月一次。我自认为苏州每个角落都跑遍了,但是这次考察完发现,我还是有好几个地方没有去过。比如园区的独墅湖高校区,作为一个大学的集聚区,有着新的建设理念,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我感到很新鲜。不像其他城市的一些大学城,是各自为政,没有这种资源共享的理念。新区的白马涧和湿地公园,我也没有去过,看了很震撼、很激动。我认为衡量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最起码有四条标准:一是城市面貌。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知道喜欢不喜欢;二是人文环境。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不仅是看它的历史积淀,还要看它现在呈现给人们的状态。苏州的人文环境,从历史到现在,文化没有断层,从明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次看到的大剧院、展览馆,还有民办的美术馆、艺术馆,都很有文化。苏州评弹是我们中国曲艺界的一张名片,是苏州的一张名片。中央好几任领导,包括老一辈的有陈云、叶帅等,对评弹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但主要是陈云,没有陈云,就没有今天的苏州评弹学校。陈云对评弹“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指导思想,到现在还影响着评弹艺术的发展。苏州不仅是评弹搞得比较好,昆剧、滑稽戏也保护得比较好。苏州到现在为止,文化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三是经济实力。文化里要能看到经济,经济里要能看到文化。我们这次参观的所有企业,每个地方都有展览介绍的内容,让人能看到每个企业的文化。两个区的厂房建设,也是让我很惊叹。工人在厂房里工作,抬眼就能看到外面的金鸡湖、独墅湖,看到外面的山水,过去国外人神话般的生活如今却变为苏州人的现实。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要看GDP,还要它的经济内涵,看它的高科技是否处在国家的前沿甚至世界的前沿。苏州的高科技,世界前沿还不敢讲,但是我敢说它是处在我们国家的前沿;四是老百姓的生存状态。我比大家早到一天,住在吴中区党校的一个小宾馆,一跨进小宾馆的大厅,就看到20几个老人在那吹拉弹唱,有退休干部、有普通百姓,昆曲唱得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这也反映了社会的状态比较安详、富有。苏州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领导干部是决定因素,一个地区领导干部的人文素质,决定了这个地区能否搞得好,能否搞得有水平。每次去苏州,感觉都比较好,苏州的发展相当有水平,这当然跟经济实力有关,但跟规划理念有着更大的关系。
秦志法副理事长说,这次去苏州考察,高理事长事前做了充分的安排,可以说是精心着力。他那么大年纪,亲自去打前站,我有生以来没有见到哪个领导能去做这么详细的安排。两天、两个区、17个项目,从早到晚,很辛苦。过去因为工作关系去过园区和新区,退下来以后就没再去。这次去了以后,震惊很大,过去脑海中的印象与今天看到的现实,变化太大了。金鸡湖,过去很不看好,这次看了觉得不可同日而语。从这次参观的项目来说,很有时代感,很有时代性。中科院直属的两个研究院,园区一个,新区一个,这就是科学技术,这就是生产力,不简单。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个国家之间的合作项目,是按照新加坡的设计理念做的,确实做得很精致,有很多独到之处。高新区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成的,也很有条理。总的来说,通过对两个区的考察,基本上看出了整个苏州城市建设的水平,确实是了不起,发展得很好。我想,这首先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两个区的今天,也没有苏州的今天。其次是是苏州人很聪明、很精明。比如这次在园区看到的创意泵站,本来是一个准备废弃的厂房,却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个能容纳那么多企业和创业型人才的地方;还有一个孵化器,形式上虽然不是新鲜的东西,但是能做得那么好的,很少。这次考察完,也给我们树立了新的信心,苏州可以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样板去学习。最后,感谢高理事长的精心安排,不然两天那么多项目无论如何是看不完的。
叶坚顾问说,两天看得印象很深。我自认为对两个园区是很熟悉的,因为两个园区原来是我主管的,我也住在那边。通过这次十几个点一走,就对两个园区的特点和前世今生有了一个总体印象,看到了一个充满了活力的苏州,大有希望的苏州。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坦率地讲,作为一个城市来说,苏州再过5年、10年,绝对是排在全国最前面的。由于工作的关系,全国所有国家级的开发区,或是新城市的建设,我差不多都去看过,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按照城市规划搞现代化建设、且建设一流新城市的,中国就此一处。这也是因为园区规划的水平确实很高,而且也是按照规划在做。我就想到,为什么我们其他一些地方的规划老是要修改,一是因为规划本来水平就不高,超前度不够,做不下去时,不改不行;二是领导权力实在太大,新来的领导没学过也没干过,却总有一套套新思路,两三年就要干出成绩来。有句俗话叫:“书记调动,规划重弄。”这样的话,城市怎么能建设好。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合作项目,新加坡的法律性很强,制定的规划就不能变,所以园区才能做到今天的样子。工业园区现在在全国开发区评比中排名第二,第一是天津的泰达,因为泰达起步早,但是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园区肯定会超过天津的泰达。园区现在正是转变面貌、提升档次、扩大影响的历史性阶段,后面建出来的东西还要伟大,还要精彩,还要震撼人心。园区这个地方,我一直在关注,我发现它是做什么事成什么事,而且越做越快、越做越好,越做越上档次,这是很不容易的。园区在江苏,乃至在中国,将来绝对是一个杰作,在中国大地上能够做成这样,真是想不到。原来园区这片地都是低洼的农田,以前在湖边搞个项目,我们去剪彩连车子都进不去。园区比新区晚4年启动,园区17年,新区21年,相对来说,产业启动的层次比新区要高一点,因为是与新加坡合作的原因。新区,也很震撼,以前没全面看过,这次对全局有了了解。新区这片土地将是苏州老城偏西的中心商业区。新区的专利中心,是花了很大的成本代价才谈成的,这是一件很有眼光很有魄力的事情。两个园区看了以后,受到很深的教育,整个苏州在中国作为城市来讲,绝对是一马当先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我们那么多理事,有书法家、艺术家、专家、学者、行政领导,通过这次考察,在文化建设上也会得到很多灵感,所以这次活动搞得非常好。高理事长那么大的年纪、那么大的领导,亲自去打前站,选择考察的点也很有经验,否则是选不到这些有代表性的点的。
接着,高理事长作小结发言,他首先阐述了召开此次理事长会议的初衷。他说,就我个人而言,学习了六中全会文件,是越学越感到重要,越学越感到振奋,六中全会决议建设文化强国,跟我们是息息相关,所以今天借理事长会议的机会,简单地务虚,作为学习六中全会的一个开端。今天会议的重点是座谈苏州园区和新区考察学习心得。召开这次会议,我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参观时间太紧,各位理事长参观后肯定有很多感受、很多话要说,但在考察中各位都未能有机会发言,所以今天特请各位座谈一下;二是各位理事长与理事们共同通过座谈,做到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三是各位理事长都很有水平,应该在学习上做个表率,对提高理事们的文化知识修养、思想理论水平,发扬工作热情,一定大有裨益。
高理事长说,从我们理事长会当初团结一心、发扬民主,确定看苏州“一体两翼”的“两翼”到现在,我们可以讲,当时理事长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对头的,此次学习考察是相当成功的。我想来想去,苏州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城市的“两翼”不是一般的“两翼”,可以说是特殊的“两翼”。作为具体的参观意见,我希望从理事们座谈再到理事长们座谈,求得一个比较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在简报中反映出来,祈求相互启发,使原来不了解情况的理事和未能参加学习考察的理事,看了也能有所了解、有所启发;通过身临其境、实地考察,能比较实实在在地了解“两翼”,知道他们究竟在干什么,经济转型、高科技发展的科学之路走得如何?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到了什么水平?工业园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能建设得那么美好?等等。通过学习考察,都一一找到了答案。刚才,各位发表了比较深刻的感言,说明学习考察很有价值。从这次具体学习过程而言,主要看了四个方面:第一,看城市建设、社会建设。参观前,我在车上说了去看大花园,也就是看园区的城市建设,因为进了园区就是大花园。大花园就是城市,城市建设就是大花园建设。城市化必将带动农村,要实现城乡逐步一体化,因此说园区的城市化水平是很高的,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明龙书记介绍中提及,新加坡对园区的最大贡献就是在于规划和理念两大方面。理念先行,指导规划,然后按照规划去落实。一旦规划定下来了,就不能随意更改。所以规划很重要,当然,理念比规划更重要。有了正确的理念,才有良好的规划。有了良好的规划,才有良好的建设。对园区泵站何去何从的问题有两种意见,一是撤除,一是改造利用,最后确定择其后者,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创意泵站,这也很教育人。我去看时感到很惊讶,很新鲜,那么多年轻人,挤得密密麻麻,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加上一架小电扇,人人聚精会神为现代产业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当场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列入了我们学习考察内容。新区是和原来的农村郊区并起来的,能搞到今天的水平已经很不容易,将来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第二,看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对我们大家更有教育、更有启发。以前讲文化是软实力当然是正确的,现在更应该从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文化建设的功能很多,更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功能,它能够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苏州文化底蕴很深,同时他们注意到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非常重视保护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发展现代文化。这次作为参观文化建设的重点单位之一,苏州评弹学校,没想到搞得那么好,是苏州文化的一张名片,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上别的国家没有,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江苏有,江苏只有苏州有。苏州的刺绣艺术也很了不起,其中的苏绣也只有苏州有,而且能绣到那么高的水平,其刺绣艺术实质上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了不起。在参观的企业里面也都看到了企业的文化,这些讲起来意义都很深刻。第三,看生态建设。工业园区的生态建设搞得非常好,像个大花园,这个又称绿色建设。人们在大花园里工作、读书、生活,真是美的享受。民生在哪里,民生就在这里,这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区在生态建设方面把握得相当好,新区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就是在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开发出来的,时间很短,但搞到今天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白马涧是个大氧吧,好像世外桃源,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也很有历史意义。大家看到多对老人在那面对面喝茶聊天,悠然自得,看他们是何等的甜蜜,享受着年轻时谈恋爱似的晚年生活,这也是文化品味的一种反映。第四,看政治建设,也叫领导班子建设、人才建设。作为人才建设,工业园区和新区都抓得很紧,不管是中国的“千人计划”,还是中科院的两个研究所,高科技人才的数量都很惊人。两个区在人才建设方面,指导思想都很明确,都很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园区的纳米技术前途无量,新区的医工所高技术也是不可估量。两个地区的高科技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园区是不得了,新区是了不得,两个区是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友好竞争、共同进步。总体来说,这次考察结束,我们已经看到了苏州的全貌,特别是了解了“两翼”,了解了“园区不得了,新区了不得”,看到了美好现实,看到了两区希望,看到了苏州将来远大的前程。
座谈会现场
高理事长还简要回顾了自己与工业园区特殊感情的经历。他说,实事求是地讲,苏州工业园区来之不易。当时,如果没有我们这些人,就不可能有工业园区。但是归根结底,应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归功于江苏省委省政府。当年新加坡政府找上门来,章新胜市长从新加坡带回了他们愿意跟我们苏州合作这个项目的意见,市委不敢合作,章市长心急如焚,带着市府许树东秘书长和廖健秘书到省政府向我汇报此事。我感到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项目,果断地支持苏州市与新方谈判,求得陈省长允诺,当即转知“省政府支持你们与新方谈判”。章市长眉飞色舞,喜出望外。我作为谈判的指导人,针对新加坡最初合作对象是上海,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因此,我每次都携省政府沈振寀副秘书长、郑太白秘书去苏州,抓住了“不是上海的上海”这一关键,指导与新方谈判。前后经过半年多时间,谈判七次,反复宣传我们不是上海的上海,反复宣传苏州人办事诚恳,非常欢迎和愿意跟新方合作,以致有力地打动了新方,项目谈判终于成功。中途,山东插上一杠,给谈判增加了困难。我们又反复商量对策,避免了流产的危险,终使这个项目谈成。回想谈判的过程,是何等艰难曲折,也说明这个项目确实来之不易,值得珍惜。项目的前期谈判是基础性的基础工作,没有陈省长的允诺,没有自己坚毅的合作苦心和决心,果断地确定与新方谈判,苏州工业园区这个项目必然付之东流。我作为确定项目人之一,又是指导谈判的经手人,今天看到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得如此美好,内心庆幸陈省长和我对新加坡谈判的决心下得对,庆幸与新加坡谈判的成功,庆幸工夫没有白花,精力没有白费。园区是中新合作成功的典范,是对苏州的贡献、对江苏的贡献、对新加坡的贡献,全国各地来学习,影响波及全国,也是对全国的贡献。
最后,高理事长希望各位在可能情况下结合实际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件,以利共同努力把“江苏中心”的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