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Traditional Program
经典回顾
经典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回顾 > 经典回顾
“江苏中心”部分理事座谈高理事长讲话
“江苏中心”秘书处,2012.4.25
发布时间:2012/4/25 

      座谈会现场,姚志强副理事长主持座谈

2012年4月13日,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部分理事就高德正理事长在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姚志强副理事长主持。理事、江苏省贸促会助理巡视员吴福民,理事、南京体育学院原党委副书记余竞来,理事、江苏苏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理事、江苏省驻山西办事处原主任邵永雷,理事、南京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原副局长施正东,理事、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新华艺术苑主任、新华艺坛主编魏长健,刘翎秘书长、张焕发副秘书长出席了座谈会。秘书处部分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之前,理事们认真做了准备和思考。会上大家热烈发言,就高理事长的讲话,边谈边议,阐明讲话的深刻涵义和对“中心”工作的指导意义。共同认为,高理事长的讲话回顾过去,分析当下,展望未来,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对国际形势的深刻见解,高瞻远瞩,振奋人心;对“苏南模式”的历史回顾,情真意切,发人深省,更加激起和坚定了理事们对“中心”工作的信心。
    施正东理事首先发言,他说,理事大会时,听了高理事长的讲话,回去后又仔细看了。看完高理事长的讲话,我第一感觉就是,这个讲话稿绝对不是秘书写的,不管从文字上、内容上、布局上或感情上看,都不可能是秘书所为,而是他本人亲自写的,那么多年他一直坚持讲话稿自己写,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太认真了。我也算是他的晚辈,通过这么多年工作上的接触,太让人钦佩了。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工作要求严格、对部下要求严格,他将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个人的工作作风。其实他完全可以颐养天年,很轻松地对待省委省政府交给他的任务,但他依然像年轻时那样敢想敢干,依然不改那种传统的工作作风,精神非常感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更要学会理解。首先,关于第一部分的意见,即关心世界大事。我的体会是,一个人,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员干部,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知识分子、企业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确实不能每天只忙小事,而是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关心世界大事。关心多少,见仁见智。高理事长就是一个老政治工作者的状态,他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是立足本职,放眼世界,胸怀全球,不但关心国家和民族的重大问题,还关心地球上发生的大事。当然,天下事很复杂,高理事长抓住叙利亚问题这个重心,也谈到了利比亚,还有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态度,都是他自己分析世界形势后得出的见解。高理事长对世界形势的分析中,联系“三次科技革命”,说明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趋势,相当服人。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分析,世界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也必然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最终将逐步衰退……高理事长分析国际形势的初衷归结到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上,提出了希望和愿景:我们必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思想文化建设,还要加强国防建设,筑成钢铁长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抓住机遇,把我国建成世界强国,保卫人民生活千秋万代美满幸福。我认为,高理事长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更教会了我们一种思想方法和如何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同时通过他的思考和讲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关心世界大事,不管是知识分子、艺术家、文化人,或是党员、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关心世界大事。特别作为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顾名思义更要学习和关心世界形势。这就告诉我们,对“中心”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全体理事必须团结同心,把理事会的工作搞得更好。
    施正东理事接着说,其次,总结参观心得。我认为,这个部分的核心,进一步重申了苏州以至江苏,所以有今天巨变的脉络和原因,提示了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是高理事长这一生中革命阅历最精彩的部分,是他亲身经历的,也是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捷足先登解决温饱、“苏南模式”和八十年代外向型“牛鼻子经济”的历史经验,我觉得确实值得总结。它是苏州以至江苏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的大事录。我们不应该采取不关心、不思考,甚至麻木不仁的态度,而是应该认真总结以往的宝贵经验,指导我们的未来。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在实践、总结、思考,甚至是进一步变革中再前进的一种逻辑。高理事长说过一句话:“我在六年前同理事们走进张家港参观学习时就指出,参观学习,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句话我认为含义很深刻。每次参观,大家都看得很激动、很幸福、很疲劳,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感知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这里我引用一句话:“感觉到的东西我们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深刻地感觉它”。因为,感觉是对一件事物表象的看法,而每一件事物的表象都可能是真相、假相或真假混合相,而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表象,本质问题根本看不到,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全党、全民族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有过“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等,每个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但是通过实践检验,最成功的要数“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发展下的苏南几个市,包括县级市,最后创造出全国一流的业绩,不得了,作为南京人也感到很自豪,苏州率先解决农民温饱的历史,“苏南模式”的历史,外向型“牛鼻子经济”的历史,都是江苏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录。总结好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还应该尽我们的责任去吸取、去宣传、去应用。高理事长对“苏南模式”总结出的“十大功劳”,太了不起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如果不是奋斗在前线的战斗员和指挥员,是不会有这样深切的体验的,也是总结不出来的,高理事长写到:“‘苏南模式’在江苏历史上甚至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必将以苏南农民的创举列入史册。”“苏南模式”确实是一个奇迹,这句话实事求是,我非常赞成。“必将以苏南农民的创举列入史册”,我觉得应该是“必将以苏南广大农民和一批充满智慧的干部同心同德的创举列入史册”,如果仅仅依靠农民,产生不了这么大的效应,所以必定有党的领导,而且是充满智慧的党的领导。高理事长在苏州搞外向型“牛鼻子经济”,创出了一套新鲜经验,对全省影响很大,甚至对全国也有影响,这个经验同样来之不易。他为人谦虚,从头到尾都很低调,一直强调农民的功劳,实际上一定是农民和干部共同创造的结果。当时的领导干部所承担的风险,是现在人无法想象的,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很不容易。其中,高理事长提到的“四千四万”精神,我也仔细研究了,说的是上世纪70年代初,乡镇企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缺销售渠道等瓶颈问题,正是在这样困难重重的环境里,产生了攻坚克难的“四千四万”精神:“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正如高理事长所说,“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高理事长谈到过去“姓社姓资”的思想障碍问题,不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是很难体会的,过去农民把鸡蛋拿到市场上去卖,受极左思想影响,被看作资本主义尾巴,甚至农民留自留地,养几只鸡,都是不允许的。高理事长总结的“三个转型”,即从饥到饱、从农到工、从内到外,最后第四个转型是从低到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总结得滴水不漏,很注意分寸。在谈到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时,他说:“如今已变新天堂,欢欣鼓舞自我安”。中国的经济发展世界瞩目,“苏南模式”在全国充满生命力,他在这场大的变革中是战斗员和指挥员,仅仅认为是“自我安”,不了解的人理解未必深刻,他是太谦虚了,我觉得应该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他在行动上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后来才有的。总结的第四个转型,实际上是与时俱进的一个延续,苏南人民进行了四个与时俱进的伟大探索。高理事长讲到,“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领导。”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基本的生存需求,苏南农民创出“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实际上是广大的苏南农民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想富裕、想幸福、想变革的产物,是苏南地区经济大革命的产物,是一次富有历史意义的、成功的探索。而且说一千道一万,关键在领导。高理事长是江苏改革开放在第一线的实践者,是“苏南模式”的带头实践者之一。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背景下,所做的事,实际上是领头羊、排头兵、敢死队。

 

施正东理事在发言

邵永雷理事说,我感到高理事长这篇讲话,是高度地、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实在地总结了“中心”的工作,又紧密结合“中心”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我们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所以高理事长第一点就提出了“关心世界大事”,他站在世界的高度,分析国际形势,给我们的感觉很深刻,很受启发和教育。高理事长抓住当前国际形势中最能说明问题的叙利亚问题,中国这次投了反对票,增长了国人的志气,撑了叙利亚人民的腰,也保护了世界和平。回顾一下中国的近代史,仿佛就在眼前,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后来的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等,帝国主义打中国都是侵略战争。现在再看利比亚和叙利亚,国家领导权是国家的内部事务,应由国人自己去解决,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和侵犯,难道西藏达赖闹独立,也能来干扰吗?总之,我们虽然退休了,还当上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顾名思义,应该关心世界大事,明白肩上的责任。第二部分关于总结参观心得。从我加入“中心”理事会,每年的考察活动,我都参加了。我是张家港人,张家港的发展变化,我看得很清楚,高理事长在沙洲带领沙洲农民搞“三个转移”也很清楚。六十年代的时候,就提出来“三麦赶水稻,水稻翻一番”,当时要求就是把肚子填饱。但是我们的“三麦”与其他地方不同,产量不高,还不好吃,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农民是精耕细作。但老百姓还是不富裕,因为没钱用,这也说明了光发展农业不行,还要发展工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农民富裕的必由之路。但是不能公开搞,要在地下搞、悄悄搞,不然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会遭到反对和批判。后来,欧桥等几个地方的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在乡镇企业上班的农民年底有工资拿,渐渐有钱用了,生活也逐渐好起来。高理事长回顾的这段历史,我听了很亲切,很有感受,因为我们都是经历过的人,有着很深的体会。据我所知,高理事长为了这篇讲话,思考了两个月,亲自写,写完后还征求理事长们的意见,确实很了不起,我推荐我儿子看了高理事长的讲话,他也很感慨,认为写得确实好。每次听高理事长的讲话,对我都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受益匪浅。

 

邵永雷理事

吴福民理事说,高理事长的讲话,启发很深、教育很深、对我们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和鞭策。总的来说,我有三点感受,一是他站得很高,看得很远,谈得很准。如果站得不高,看到的永远是低层次的东西。叙利亚问题,反映了只有强权,没有公理。高理事长看到了问题的本质:资本主义最后还是要走向灭亡的。高理事长分析的国际问题,教育了我们,让我们认清国际形势,要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抱着必胜的信心。他这种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给我们启发很深。没听到其他组织理事会的领导谈国家大事,谈得那么好、那么清楚、那么深刻。二是高理事长在总结参观心得中,谈到的“三次科技革命”、“三个转移”,不经过学习研究是写不出来的,真很不容易。苏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有胆有识做出来的,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是需要胆识的,是冒着风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资本主义的帽子。高理事长前后在苏州工作22年,他在苏州走过来的路是不容易的,通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他回顾过去的经验总结,回答了苏州变化如此之大的所以然,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清楚地了解了江苏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了解了像高理事长这一辈有责任心、有勇气、有魄力的干部带头干、愿意干、敢于干的工作劲头,换来了今天苏州的巨大成就,换来了江苏如此巨大的变化,确实来之不易。这是苏州以至江苏带有规律性的经验总结,太宝贵了。三是关于“五年工作规划”。制定的那么具体,那么全面,没有哪个民间团体能做到这样,甚至做到有一年计划都很难。只有我们“中心”理事长会议那么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才会那么认真、那么负责,真不容易。只有我们“中心”理事会在高理事长的领导下,每年有计划、有总结、有活动、有联络、有简报、有网站,还有带启发性的讲话,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武装了我们的头脑,是全国其他“中心”学习的榜样。

 

吴福民理事

余竞来理事说,我听过高理事长很多次讲话,这次印象最深。当时听完,第一感觉就觉得这稿子不是秘书写的,肯定是高理事长本人写的,他是对自己革命工作这么多年来的历史回顾和总结,而秘书是写不出这么深刻的稿子的。讲话的三个部分,都体现了高理事长从事工作的一贯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做人的高风亮节。我以前在西藏工作,从西藏回来后在省委宣传部负责外宣工作,当时高理事长是常务副省长,就感觉他对江苏的经济发展很有自己的见地,不管什么事,都非常认真、负责。高理事长深刻思考问题,高瞻远瞩地分析国际形势,对我们启发很大,教育很深。他这种工作作风,带领我们“中心”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先进。第二部分总结参观心得,是高理事长对他人生的回顾,有感而发,充满感情。高理事长在苏州工作、奉献了那么多年,和其他领导一起带领苏州广大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治穷致富的道路,乡镇工业的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外向型“牛鼻子经济”深入人心,通过这次讲话,我对“苏南模式”、“牛鼻子经济”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苏南模式”有别于其他的发展模式,更适合于当时的形势。我记得,当时是公社化时期,一开始不叫乡镇企业,叫社办厂、社办工业,有些人认为这是挖社会主义墙脚,但是像高理事长等一批领导干部很有远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冒着风险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第三部分是关于“五年工作规划”。理事大会之前,“中心”秘书处就征求过我们的意见,我当时就说这是“中心”历年来最好的文件。无论从立意还是布局上看,都是非常规范、非常全面的规划。但是高理事长很谦虚,他说“有规划总比没有规划好”,这是他一贯的作风,让人佩服。

 

余竞来理事

今年新入会的理事陈晓说,首先,我以前参加过很多协会,但是这次参加“江苏中心”理事会,有一种“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感觉,第一次经历这种和谐的氛围,那么高层次的座谈,见了世面,受了教育。其次,今天,那么多领导在背后发自内心地、深有感触地议论这么一位老领导的讲话,我感觉非常难得,也非常值得尊重和学习。接着,陈晓理事从与高理事长的生活接触、交往经历方面,表达了自己对高理事长的敬意。他说,我感觉,高理事长“没有爱好”,恰似武术中的“无招胜有招”,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认为他的爱好是“坚持”两字,值得我深刻学习。高理事长不仅想到、悟到,关键是能做到,非常坚持。在座的很多理事都说高理事长为人谦虚、谨慎、礼贤下士,我非常赞同。我几年前去他家里拜访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我感觉能去那么高层次的领导家里,已经很荣幸、很开心了。高理事长在前一天就把如何去他家的每一个细节画到纸上给我,但是第二天还是因为走错路迟到了30多分钟,让我更没想到的是,那天下着雨,高理事长竟然独自打着伞站在住家的小巷子口等了我半个多小时,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当时还是百感交集,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高理事长这种做人的大度随和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的,值得我们学习。

 

陈晓理事


    魏长健理事说,高理事长有胆有识有情义,当时在苏南搞乡镇企业,冒着很大的风险,但是他顶过来了;高理事长敢想敢干敢担当,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他成功的道理,高理事长的成功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他是党的高层领导。我觉得,要说到高理事长的“爱好”,不如说他是一种“热爱”,他热爱他工作过的那片土地,他在用他的热爱,奉献着毕生的精力。我80年代在无锡当兵,我们部队全部是卡车,半年训练、半年给苏南乡镇企业拉货,那时候苏南人的精神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高理事长谈世界大事,谈叙利亚的人民生活,谈苏南人的温饱问题,实际上高理事长是在关心民生,甚至关心国际民生,他是心系人民,情感都倾注在老百姓的生活上。我看了高理事长的自传,我认为这本自传写出了他真实的一面。他当县委书记,还跟农民一起去挑大粪,与农民同甘苦,体会农民的艰辛,他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领导。

 

魏长健理事

姚志强副理事长最后作了小结,他说,高理事长讲话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关心世界大事。我理解,高理事长的第一个意图是启发我们,如何去判断国际形势,同时高理事长又是思想者、实践者,他在告诉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方向和层面。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要关注“国际”二字,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理事们,更要关注国际形势,不然就跟不上国际形势的发展,放松了肩上的责任。对被侵犯的叙利亚问题,我国投了反对票,长了国人的志气,保护了叙利亚人民。第二个意图是他的民族自豪感。解放初期、文革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生了几个重大的变革,发展至今,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底气足了,腰杆硬了,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了,话语权越来越大了,人民的事业不断地进步,世界社会不断地发展,霸权主义必将不断地衰退。第二、总结参观心得。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过去的那段历史,有人不知道,有人忘记了,有人不知道如何去评价,还有人想否定,这些都是问题。高理事长1951年入伍,1952年入党,是跟着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公社书记、县委书记、专员、市长、市委书记到副省长,他是一步一个台阶走过来的,他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者,又是不甘落后的实践者。他的实践分几个层面,起初是工作者、战斗员,然后到初级指挥员,到探索者、中高级指挥员,再到决策者,他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奠基者之一,也是“苏南模式”的开创者之一。我们张家港、江阴、扬中等地,有今天程度的发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届领导、每一个阶段老百姓参与的、实践的、积累起来的结果,聚沙成塔。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公正地、实事求是地回顾过去,反思历史。去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有各种各样的文章在回顾这段历史、反思这段历史,观点不一。高理事长是一个一切为了人民的革命者,他是苏州事业发展的实践者,也是苏州历史发展的见证人。他很客观、公正地回顾他亲身参与和领导的这段历史,以自己身临其境的实践,概括了苏州巨变的经验,回答了苏州巨变的所以然,这确实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对我们的思想是一种启示,对我们的精神是一种激励,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鼓舞。高理事长关于吴仁宝的评价,我非常赞同。“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之前说到他是思想者、战斗者,如今他继续开拓、既有责任感、又有使命感,既有与时俱进的超前意识,又有工作一丝不苟的极致精神,这种境界常人难以达到。正如刚才陈晓理事所谈,高理事长竟然在雨中等他半个多小时,这件事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中见大,从中见到了高理事长的处事为人。总的说,以上座谈高理事长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情怀,都反映了他的领导魅力,人格魅力和精神魅力。我相信我们“中心”理事会在高理事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返回】
copyright © 2015 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苏icp09021425号)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