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地处敦煌市小方盘城遗址西南65公里处的敦煌西湖湾窑盆地中部,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均为碱湖滩,因而在多次文物考察中一直没有被发现。因千余年的风力侵蚀和雨水冲刷,烽燧倒塌成由北向南的斜坡形。据测量,烽燧残高1.8米,基础东西宽4米、南北长4.5米,地面有大量汉代灰陶片。
一棵树烽燧遗址出土实物种类较多,绝大部分为低级士吏和戍卒长期使用破损后抛弃的。共发现简牍19枚;木勺、木篦子、木铲、木车轮、木楦头等木器残件18件;丝绸4件;麻布5件;毡片7件;麻、苇编绳3件;磨石1件;麻、毡鞋底4件,以及皮毛袜、兽骨等物。它生动地揭示了当时屯戍活动的情景,部分实物还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生产和工艺水平。
此次出土的敦煌简牍中,有一枚保存完整的封检对于探讨汉代边郡符信的种类、形制及使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此次出土简牍中重要的发现。封检系胡杨木质,长44.3厘米,宽6厘米,厚2.2厘米。正面为一竖长方形,在长方形的上半部中间挖有供缠绳打封泥用的凹槽一个。凹槽上端正面竖书三行,下端并排竖书五行,上端书写字体较大,下端字体稍小,字迹清楚。封泥保存完整,呈暗红色,上有篆书阳刻印章。印章字迹模糊不清,辨认约存有四五字。凹槽底部横向刻等距离三道小槽,为封泥结绳头处,制作的极为精致、规矩。现三道缠书麻绳保存完好。
据敦煌市博物馆研究人员介绍,封检是文书信件表面的一片简牍,类似今日的信封。“检”是夹在文书外面的两面简牍。古代的文书,按其上呈与下达的路径,大致可分为上行文书、平行文书、下行文书。从该封检文字内容分析看,应是一封下行文书。从该烽燧遗址出土简牍释文和所处险要位置推测,出土的封检是龙勒县大煎都候官下达至一棵树烽燧侦候的符信。
2009年03月17日 07:38 来源:兰州晨报